羅丹
摘要:我國目前面臨著較為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經濟轉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經濟快速持續地發展,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導下促進我國經濟快速轉型,全面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加快經濟發展顯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結合當前的形勢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轉型
所謂經濟轉型指的就是經濟發展方式以及資源配置方面的轉變,“主要包括法律法規、政治文明、文化形態、生活方式以及經濟等方面的轉型。”[1]我國目前面臨著較為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經濟轉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經濟快速持續地發展,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導下促進我國經濟快速轉型,全面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加快經濟發展顯得非常必要。
一、“一帶一路”發展思路和目的概述
“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是海上絲綢之路,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在訪問東南亞以及中亞等國家時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其目的是為了發展我國與周邊各個國家在文化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合作,從而促進區域經濟之間的融合,這就是“一帶一路”這一戰略構想的主旨所在。我國希望通過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共享與其他周邊國家建立區域經濟共同體,從而實現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民心相聯、貿易暢通、貨幣流通、道路聯系以及政治溝通。“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完全符合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并且能夠在歷史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等方面與其他國家之間達成共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亞洲個國家之間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一戰略構想的實施能夠發掘國家經濟發展的潛力,為亞洲各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從而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
二、我國當前經濟轉型面臨的內外環境及障礙
(一)我國當前經濟轉型面臨的內外環境
就當前社會形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經濟轉型對我國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挑戰。在世界經濟總體不見起色的大環境下,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物價上漲會長期持續,經濟增長的速度會相對減慢,這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基本趨勢。從一般的國外經驗來看,在經濟增長速度較為緩慢的情況下,物價仍然會持續上漲,必然會引發很多的矛盾和問題,因此,當前我國迫切需要進行經濟轉型。所以為了能夠保障經濟持續增長,我們一定要用長遠的眼光,抓住經濟轉型中任何可能的機遇,穩中求進,從而全面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并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始終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經濟增長速度在國際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經濟發展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然而,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GDP在世界排名并不算理想。從而導致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國仍然出于是發展中國家行列。另外,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從我國的國內形勢來看,在國際經濟發展的壓力和影響之下,我國存在著較為突出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且出口量不斷的增加,內需卻不旺盛;國內中小型企業發展在經濟轉變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難;通貨膨脹嚴重。根據以上我國國內形勢可以看出,要想實現惠民生、調結構、控物價、穩增長的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另外就當前國際形式來看,歐債危機嚴重繼而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國際合作和政治協調存在很大的難度,新興服務業的發展速度也大幅度減緩。在這樣的國際經濟發展背景之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必然要受到嚴重的阻礙。
(二)我國當前經濟轉型面臨的障礙
首先科技創新乏力。經濟發展離不開創新,在我國經濟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實際創新的速度并沒有滿足經濟發展轉型的實際需要。要想提高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創新是前提條件,創新能夠解放和提高我國的生產力,這個過程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它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就我國當前科學技術創新情況來看相關企業缺乏嚴重的創新力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的主要障礙。
其次是經濟增長結構不夠合理。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扶持,而不是主要依靠國民的消費,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內投資過剩較為嚴重,如果繼續當前的經濟發展現狀,必然會導致國內經濟發展脫離常軌并嚴重失衡。除此之外,我國經濟轉型同時也受到不合理的投資結構的影響。當前我國的房地產業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從而導致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減少。而實體經濟發展的相關需求單單靠在生產設備和產房等方面的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從而導致我國經濟發展較存在著較大的風險。
再次是不完善的經濟發展體制。我國產品存在較慢的替代速度、較長的修改周期以及較低的生產標準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企業的發展,從而阻礙著我國經濟轉型的發展和進程。不合理的產權權益分配,尤其是大多數的經濟資源被壟斷行業所占據,導致企業的進步和發展會受到嚴重的制約,從而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轉型的發展。另外我國存在著不合理的稅收模式,與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同,我國存在著很大程度的增值稅和營業稅,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的間接稅高達70%[2]。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這樣的稅收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為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度和產值都較大,因此其也會存在較大的增值稅,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帶動著GDP的大幅度上升,但是對于我國經濟轉型的發展方面,這樣的稅收模式是不合理不完善的。
最后是落后的經濟發展觀念。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狀態,各個領域的從業者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和快速發展意識,因此在這種快節奏的發展環境下,簡單的數字化對比成為我國各地區政府度量發展情況的唯一標準。他們簡單的認為發展即增長,并且認為數字的相對增長就代表著該地區的發展,他們太過在意速度和用量的增長,卻嚴重忽視了產品的質量和成本。這種落后的經濟發展的觀念將人們帶入了一個誤區,將GDP作為一個地區發展的唯一指標,甚至將地區領導的工作業績直接與該地區的GDP掛鉤,從而導致嚴重的急功近利的現象,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進程。
四、利用“一帶一路”機遇推動經濟發展的策略
(一)有助于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觀念
“一帶一路”強調的是與國際接軌,用國際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們的發展。而且糾正錯誤的經濟發現觀念是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前提條件,我們必須認識到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差別,“一帶一路”就是要讓人們時刻堅持經濟發展要以人為本,并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要注重社會可持續增長和社會經濟增長的平衡性,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單方面的增長。除此之外,“一帶一路”還會促進地區間的交流,對地方領導政績的考核能夠重新梳理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讓相關政府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念,而不是一味地進行數字攀比,GDP競賽等。政府應該利用“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機會在對經濟發展進行指揮和領導過程中,著重發揮正確的政績考核標準的作用,及時的糾正不良風氣,從而樹立各地區政府工作人員正確的經濟發展觀念,從而在根本上促進經濟轉型的發展。
(二)有助于強化“內驅外引”的作用
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發展形式,加強內驅外引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一帶一路”就是這樣的一種驅動力,其直接和間接引導的投資能夠達到數萬億元,進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帶一路”之下許多的規劃項目能夠加大對社會事業項目以及制造業的投資力度,重點是圍繞現代化的服務業和旅游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從而促進我國重大項目的持續發展。“一帶一路”是對外投資,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提出高標準建設要求,提高相關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讓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重視科技創新,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向科技創新驅動方向的快速轉變。“一帶一路”也注重科技的力量,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科研發展水平和層次,建設較大的科技創新平臺,提高品牌創新意識,及時地研發高技術產品,加快企業產業升級。同時也可以推動相關企業及時的確立相關優惠措施以促進科技創新的發展,促進我國與其他各國家的經濟來往和合作交流,全面利用有利資源促進區域化經濟發展,為經濟一體化建立提供良好的國際條件,進而促進我國經濟轉型的發展。
(三)有助于化解過程的產能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發展的環境下,我國的發展存在著很多的障礙,化解產能是重要目標,過剩產業是之前政府主要的投資對象,同時具有較小的投資乘數作用,很明顯這并不利于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過去幾年中經濟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盲目的擴大投資所帶動的,而且在經濟的下行周期單純的靠國內進行化解是存在難度的。“一帶一路”的提出就是要靠擴大國外需求量,消化過剩的產能,重新激發國內經濟發展的活力,淘汰落后的產業,重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大國民經濟收入,保障國內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提高消費群體的消費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國內消費環境,從而帶動新型戰略性產品的發展。從而升級國內消費結構,為發展新興產業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劉志彪,陳柳. 政策標準、路徑與措施:經濟轉型升級的進一步思考[J].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4,(05):48-56+158.
[2]張斌. 中國經濟轉型綜合癥[J]. 國際經濟評論,2014, (04):2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