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賀鋒
林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對于生產力的提高、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營林造林是補充森林資源的有效途徑,是林產工業原料供給的基礎,已經成為林業發展的目標,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支持。
營林造林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林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營林造林可以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樹木的根系可以增強土壤的凝聚力,能夠緩解雨水對土壤的沖擊力、增強土壤的儲水量。這樣就可以防止土壤表面被沖蝕,有助于保護土壤,擴大了農田的使用面積,還為我們建立起一道綠色的安全保護屏障;其次,營林造林還能夠減低噪音、凈化空氣。由于樹葉能夠吸附空氣中的部分病菌、塵埃和有害物質微粒,可以有效地控制大氣 中的污染物,以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1 營林造林技術
1.1 清理造林地并選擇合適的整地方式
清理造林地主要是對造林地上的雜草、灌木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梢頭、枝丫、伐根等進行清除和整理,這也是造林前的第一道工序,它又包括塊狀清理、帶狀清理和全面清理三種清理形式。可以選擇合適的機具進行人工清理,也可以選擇使用化學除草劑對灌木和草類植物進行清理,也可以采用火燒的方法進行清理。
病蟲害致死木需全面清理,保留闊葉喬木樹種,刈除影響幼樹、幼苗生長的雜草、灌叢。在選用造林樹種時避免與原病蟲害易感染的物種,即選用抗病蟲害樹種。
整地方式則包括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兩種,局部整地是對造林地部分土壤進行翻墾的一種整地方式,又分為兩種方式即: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全面整地適用于地勢平坦的地區,是指對造林的全部土壤進行翻墾的一種整地方式。
1.2 造林的幾種常用方法
直接在造林地上進行播種的方法是播種造林法。這種方法的施工相對比較容易,不需要進行育苗,適合于造林面積較大的地區,但其對造林立地條件、幼林撫育管理有較高的要求。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發芽容易、種粒大、種源充足的樹種,而且需要造林地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適合那些邊遠的造林地區。在播種前還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浸種和催牙等處理,這樣可以保證早出芽、降低各種危害因素的發生同時還能夠增加幼苗的抗旱能力。
以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是植苗造林法,這是一種最為廣泛應用的造林方法。這種方法種植的苗木生長較穩定,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強,對于造林地的要求也不是特別嚴格。但其對栽植技術要求頗高,而且在造林時苗木根系容易出現擠壓、變形、受損和失水現象植苗造林法適用于移植苗、營養繁殖苗和播種苗。。苗木的成活率與其本身的水分平衡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一定要保證苗木從起苗、選苗直到運輸再到種植前的修剪等各環節苗根的濕潤度,以防止苗木失水過多。
將原林木的枝干、根系等部分進行移栽,利用樹木枝干、根系的可再生性培育出新的林木的造林方法是分植造林法。相比于其他造林技術,分殖造林更加節省時間和人力。其還具有著技術含量較低、可操作性強、林木成活率高的特點。所以應用于分殖造林技術中的林木大多是性狀優良,生長態勢良好的林木。
2苗木的栽植
栽種種苗時,應根據植株的品種確定栽植的深度,堅持挖深穴,以穴的大小和深度略于大苗木根系為適宜標準;栽種當中,苗干要豎直,然后提苗、根系要舒展,踩實覆上虛土,并及時澆灌定根水,并且對栽種周圍的土壤進行深翻松土、去除板結破碎地表硬塊、涵養水源、提高土壤的通風透氣性能。在春季栽植,由于風較大還要注意將根部踏實,避免苗根被吹斷或吹干。
造林密度的確定關系著林木的生長發育、產量和質量等問題,因此要合理的設定植株的密度。結合植株的生物學特性,對于速生、喜光、寬冠的植株應該密度較低;對于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區,造林密度可以較大;對于以薪炭林為主的營造林,主要以生產干林為目標,密度可以加大,以生產干林為目標的密度應適中,以生產果實為目標的,應避免樹冠相接可適當將密度降低。同時還要結合整個造林的成本和經濟利益,造林密度較大的成本則高,因此確定林區密度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栽種完后要澆足定根水,確保全過程的護苗護根工作。
3營造林中自然災害及病蟲鼠害防治
3.1 自然災害防治
在林業造林過程中,自然災害是比較常遇到的災害,在災害發生時要根據受災的程度對防治措施進行確定。在林木生長過程中,雨雪冰凍災害也會給林木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災害的強度、持續時間以及林地錯處的位置和地形地貌都會導致林木的生長受到一定的影響。
3.2 病蟲害的防治
在營林工作中,病蟲害是比較常見的林木災害,病蟲鼠害出現的時候對林木的生長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其進行防治要將重點放在林木栽培的初期,很多的幼苗在抗病蟲害能力方面比較弱,比較容易受到病蟲害的攻擊,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3.2.1 要對森林規劃進行重視。
病蟲害致死林木需全面清理,在選用造林樹種時避免與原病蟲害易感染的樹種;要對栽種的物種進行合理選擇,對病蟲害防治問題要進行重視,并且結合本地區的害蟲種類,避免林木受到病蟲害影響的情況,因此,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種非常必要。
3.2.2 要對林木的養護管理力度進行加大。
加大養護管理力度,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盡量避免病蟲害帶來的損失。病蟲害會對生長中的植物造成巨大破壞,對于那些已經發現具有較差長勢的植物要進行充分重視,提高林木的抗害能力。在秋冬季節來臨之際,要將部分病害程度較嚴重的紙條剪出以此降低病蟲害的根源,同時也會相應提高樹木的透光性,為林木的更好生長提供機會。
4營造林工作建議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完善相關法律體系
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以保護森林資源。對于林木要實行采伐限額管理制,有效地避免森林過量、過速的消耗;對林地的總量和用途進行合理的控制,對隨意侵占林地以及毀林的行為一定要依法嚴懲;要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保證科學依法、文明執法。
4.2 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要以市場需求為中心,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優化。除了要加強優質經濟林和速生豐產林這些原料林的發展力度,還要能夠將林木的栽植與深加工相結合,這樣可以提升林木的附加值。在發展林木的同時還要加大花卉市場的發展,并以其作為林業新的增長點,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3 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
要以森林資源監測為主體,并對現有的監管體系進行整合處理,建立統一的綜合監管體系,同時還要建立與之相應的評價體系。這樣有利在日常從事林木撫育工作時,能夠更全面地從整體出發,更好地把握我國森林資源狀況,為相關措施的調整提供可靠的依據。
4.4 加大生態補償力度
要對資源稅收進行不斷完善和調整,除此之外還需要開征環境稅,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個人和單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增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同時要將環境保護方面的支出列入到財政支出內。以政府投入為主,開展多渠道資金投入以支持林業的保護性開發工作的進行。
營林造林事業無論對哪個國家而言,都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內容。它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生態系統建設,也對自然環境的維護有著極大的作用。森林資源是一種豐富寶貴的可再生自然資源,對于它的保護和開發,對于整個人類社會來講,是一件關乎到人們的生活以及生存基礎的重要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營林造林工作,積極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單位:158200黑龍江省雞東縣林業局西南岔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