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銳
摘 要:本文分析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特點,闡述了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應用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水肥一體化;問題;對策
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對水肥進行同步管理的一種農業技術,利用這種技術,農作物可以同時吸收到水分與養分。水肥一體化是集約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初起始于無土化栽培,集成了節水與節肥技術。在具體實施中,通過灌溉設施把水分和養分以低濃度的方式供給,使水和肥較為均勻地分布于地面土壤25cm處,有利于培育作物的根系。利用這種技術,亦可根據需要調整作用深度與廣度。
一、水肥一體化的特點
1.節藥用水。在水肥一體化技術下,灌溉以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用水拋棄了傳統的大水漫灌的方式,而是一滴滴地浸潤土壤,使地面上不存在徑流,極大減少了水的蒸發與無效灌溉。水肥一體化技術還可以對用水量進行控制,致使水分不會滲透到深層土壤,從而又避免了水量向土壤深層的流失。從灌溉系統特點來看,灌溉用水從水源地到作物根部,自始至終通過的是一個封閉性的系統,也極大地減少了輸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
2.用肥效率高。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水與肥一體,被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有利于養分的充分吸收、快速吸收和高效吸收。在水肥一體作用下,水肥不會流經無效土壤,作用區域較為集中,從而減少了浪費,節省了肥料,提高了效率。
3.節省用工。在傳統的灌溉模式下,每次澆水施肥,都要開挖和疏浚溝渠,先施肥后澆水。而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澆水施肥的同步作業,減少了挖溝刨地的用工,因而節省了大量的用工,也降低了勞動強度。
4.方便靈活。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對水肥的時間和數量進行有效控制,按照作物生長的規律以及季候、天氣等特點進行作業,做到了何時需要何時供給,需要多少供給多少,有利于農業的集約化、精準化管理。
5.保護環境。當前,農用地污染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其污染源之一就是不合理的施肥,一方面導致了肥料的浪費,一方面造成土地質量惡化、退化,還對地下水、農作物造成了污染,影響了健康安全等。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對作業深度的可控性,可以避免化肥對深層層的土壤造成污染,減少了對地下水的影響。
6.利于微肥使用。在傳統作業模式下,微量元素肥料通過整合形態施用,一方面造成了浪費,一方面提高了成本。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可做到微肥的精確高效利用,提高了利用率,減少了成本。
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堵塞。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環江縣的應用主要是水果。而水果主要種植在緩坡(丘陵地區,由于水源水質不穩定,導致有時灌溉用水不潔,含泥沙量較高,加之肥料中的雜質等因素,導致堵塞現象經常現。而且,當前使用的滴灌管道結構不盡合理,也加重了這一問題的存在。另外,在發生堵塞時也不易沖洗。
2.設備配套不完善。水肥一體化技術的使用,要求水肥同時施用,這對肥料的水溶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使其推廣使用受到了局限。當前市場上水肥一體化技術設備精度還有待提高,而且灌溉與施肥的設備之間配套性、銜接性不好,導致設備運行不穩定。近年來,在環江縣有的果園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采購產品量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設計不夠合理,施工技術粗放,同時在運行中缺少售后服務,這使得在使用中出現作用不均勻等問題。另外,由于有的沒有根據作物特點選購設備,致使有的過濾設備不符合當地水質特點,水量、肥量、滴頭的間距等與實際要求不符等,影響了使用的效果。
3.推廣存在一定難度。在環江縣農業灌溉中,由于水是免費使用,農業灌溉成本較低。加之一般農作物經濟效益不高,而水肥一體化技術設備一次性采購成本大,二者不成比例,在沒有政策支持和資金補貼的情況下,農業缺乏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內在動力。
4.技術配套不足。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業傳統的澆水施肥方式,這要求對于作物用水量、需肥量進行科學精確的計算。但是,由于配套技術服務不足,農民往往依然按照傳統習慣灌溉施肥,或者憑感覺、憑經驗進行作業,造成了水肥量的不足或過量。
三、解決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問題的對策
1.防止堵塞。針對我們果園經常發生的管道堵塞問題,運用微噴帶可得以有效解決。由于微噴帶可對水流量進行控制,可減少泥沙在管道中的沉積。在應用微噴帶時,由于水壓較大,會出現水流對土壤和農膜的沖刷。對此,可在微噴帶出水口處裹一層無紡布,以對水流進行控制,既可以減少水流對沖刷問題,也可以避免管道的堵塞。
2.完善配套設施。對于水肥一體化技術設備,應制定統一的標準,使多種設備之間能夠較好地實現配套結合和作業。在采購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對設備生產廠家進行考察考核,并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專業化檢測,提高設備的精密度和使用壽命。
3.提高應用積極性。在現階段,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應對農業灌溉用水實行階梯式電價,這有利于避免因水價格過低而導致的浪費。同時,政府集中支農資金、扶貧資金,通過項目區、集中扶貧和補貼等政策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農業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積極性。
4.加強技術服務。由于農民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水肥一體化技術又完全不同于傳統的農業作業方式,使水肥一體化技術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效益。對此,政府有關部門或相關企業要加強配套技術的指導與服務,根據各地土壤、作物、季節、農業設施的不同,精確計算所需水肥量,科學施用水肥,努力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四、結語
在我國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發展集約農業、精準農業已是大勢所趨。當前,我國農業粗放式管理的模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農業生產中水資源浪費、化肥污染、生產成本高等問題較為嚴重。對此,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破解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在現實應用中,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管道堵塞、設備質量低、推廣難、技術服務不到位等。對此,要不斷改進應用方式,努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農業應用的成本,并通過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解決應用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楊林林,張海文,韓敏琦等.水肥一體化技術要點及應用前景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5,(16):23-25,28.
[2] 高鵬,簡紅忠,魏樣等.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J].現代農業科技,2012,(8):250-250,257.
[3] 胡偉,陸國軍,姜春月等.浙江農田節水與水肥一體化的分析探索──以杭嘉湖平原稻田為例[J].農學學報,2016,6(4):48-51.
[4] 陳建國,郭家文,張躍彬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在云南蔗區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糖料,2016,38(2):72-73,76.
[5] 陳喜靖,孔海明,奚輝等.水肥一體化應用的主要技術及方法[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6):75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