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清
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
林海清
目的 探討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預防作用。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行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比較兩組口腔疾病、VAP發生率、滿意率、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口腔疾病發生率、VAP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能有效改善機械通氣患者口腔問題,降低VAP發生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及住ICU時間,提高患者滿意率。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濕化法;口腔護理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wet method;oral nursing
機械通氣患者由于人工氣道建立導致患者無法經口進食,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潔凈能力下降,易引起吞咽功能障礙,導致口腔分泌物積聚在口腔,若不注重口腔衛生,易引起微生物在口腔內大量繁殖[1]。口腔微生態環境的改變不僅影響患者口腔衛生,且病原菌會污染呼吸機管道,患者插管后病原菌沿著管道在下呼吸道定植,從而引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2]。口腔護理作為ICU機械通氣患者重要的基礎護理內容,通過改善患者口腔衛生,對促進口腔健康,降低各種口腔疾病,預防VAP具有重要的意義[3]。呼吸道濕化是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VAP發生的重要措施[4]。為此,本研究將探討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對ICU患者 VAP的預防作用,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行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行機械通氣輔助治療>3天;(2)入組時無口腔疾病;(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通氣期間死亡、神志不清、意識模糊的患者;(2)心肝肺功能不全者;(3)入組前發生感染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35~75歲,平均(47.2±2.8)歲。基礎疾病類型:呼吸系統疾病 22例,神經系統疾病 18例,外科手術后 12例,外傷 8例。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35~75歲,平均(47.8±2.9)歲。基礎疾病類型:呼吸系統疾病 20例,神經系統疾病 20例,外科手術后 14例,外傷 6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實施干預。
1.2.1 改良口腔護理方案 (1)操作前準備:除備常規口腔護理所需物品外,另準備氯己定漱口液及兒童牙刷。除高位截癱、粉碎性骨折或神經外科患者外,其余均搖高床頭30°,采用兒童牙刷蘸0.12%氯己定液按日常刷牙方式依次輕刷患者牙齒、硬腭及舌面,應用螺旋形刷洗咬合面并施加壓力,確保每個部位刷洗到位。(2)刷洗完畢后應用50 ml注射器將氯己定漱口液對患者口腔進行沖洗,沖洗前將氣管導管氣囊充氣25cmH2O左右,確保氣管套管外壁或氣管插管完全封閉,以防口腔沖洗液隨縫隙進入肺部,引起肺炎或窒息。操作者沖洗時站在床頭固定好患者頭部,一手固定氣管插管,另一手用吸痰管從一側口角沖洗口腔,邊沖邊吸,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呼吸頻率及面色。(3)口腔沖洗完畢后及時更換新牙墊,固定氣管導管,再次吸凈口咽部殘留物,并將導管氣囊壓力調至最小閉合壓力,取舒適臥位。
1.2.2 呼吸機管道濕化 患者機械通氣過程中應用一次性雙加熱式密閉性呼吸機管道及自動加溫加濕濕化器濕化管道,濕化液為滅菌注射用水。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口腔疾病(口臭、牙齦腫脹、口腔潰瘍)發生率、VAP發生率、滿意率、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口腔疾病發生率、VAP發生率及滿意率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口腔疾病發生率、VAP發生率及滿意率的比較 n(%)
2.2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的比較
常規口腔護理采用棉球對患者口腔進行擦拭,由于棉球摩擦系數小難以對牙齒表面、舌苔、舌背進行有效清潔,且棉球難以對臼齒處進行清潔,導致口腔清潔不凈,易引起細菌在口腔內定植,細菌定植后分解食物殘渣而引起口臭[5]。此外,細菌附著在牙齦邊緣形成牙菌,牙菌逐漸積累則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在口腔分泌物作用下形成牙結石,牙結石對牙齦刺激形成牙齦炎,從而引起口腔炎癥[6]。長期口腔炎癥可導致口腔潰瘍,而口腔潰瘍增加外界病原菌侵入機體的機會,增加患者病原菌感染風險[7]。
改良口腔護理方法是使用牙刷通過機械清洗減少食物殘渣殘留,給予氯己定漱口液對口腔進行沖洗,能有效預防及減少細菌在口腔內定植,避免細菌分解食物殘渣引起的口臭、口腔炎癥及潰瘍的發生[8,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口臭、牙齦腫脹、口腔潰瘍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改良口腔護理能有效改善ICU機械通氣患者口腔內環境。VAP重在預防,除了嚴格按照操作指南對機械通氣患者進行護理操作外,還需要對患者加強口腔護理。李金香等[10]研究指出,對機械通氣患者強化口腔護理同時配合氯己定漱口液進行沖洗,可有效將VAP發生率由40.0%下降至17.5%,尤其對早發型VAP具有顯著的預防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AP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口腔護理有助于降低VAP的發生。
在生理情況下,上呼吸道可通過加溫加濕作用使到達肺泡的氣體溫度達到37℃,相對飽和度達100%。機械通氣患者吸入氣體由于不接觸上呼吸道而直接進入肺內,上呼吸道由于無法發揮加溫加濕功能,因此需要依靠加溫濕化裝置對氣道進行濕化[11]。相關研究指出[12],肺部感染率隨氣道濕化程度降低而升高,機械通氣患者由于濕化不足,可導致痰痂阻塞氣管導管,使病原菌附著在導管中,并沿著導管下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增加VAP發生率。本研究為了降低VAP發生率,促進機械通氣患者盡早康復,在對患者進行改良口腔護理的同時,對患者氣道進行加溫濕化,以降低VAP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AP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呼吸機管道濕化有助于降低患者VAP發生率,促進患者盡早康復。
綜上所述,呼吸機管道濕化聯合改良口腔護理能有效改善機械通氣患者口腔疾病,降低VAP發生,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及住ICU時間,提高患者滿意率。
1 張東華,曹中榮,李敏,等.不同口腔護理頻次及方法對控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8):1652~1654.
2 張娜,張定峰.改良口腔護理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0):91~92.
3 蔣艷,袁智慧,周明芳,等.機械通氣患者口腔護理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2):45~47.
4 梁海云.濕化溫度對機械通氣患者氣道濕化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2):147~148.
5 晏芳,區潔芬,黎艷歡,等.口腔護理時機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5):89~91.
6 趙益,彭巧君,周文華.不同護理方法預防經口氣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4,28(19):2322~2326.
7 盧玉林,李莉,郭鳳麗,等.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護理頻次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7~9.
8 孫丹豐,鐘旭江,傅月珍,等.碳酸氫鈉口腔護理對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4,13(6):565~566.
9 林小清,熊小蘭,沈碧強,等.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病人3種口腔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比較[J].護理研究,2015,29(13):1562~1564.
10 李金香,申葉春,張凡,等.口腔護理對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口腔菌落影響的研究[J].河北醫學,2015,21(5):838~840.
11 羅玉君,黃立搜,洪磊.人工鼻在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與康復,2014,13(7):686~687.
12 付海燕.改良的氣道濕化方法對機械通氣患者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6):85~86.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3.031
528251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二人民醫院ICU 佛山
林海清,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R563.1;R473.5
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