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娟
素質教育是高中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創新教育又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新課標中非常重要的目標之一。高中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語文課堂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平臺。因此,教師要對語文教學進行全面革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并展開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本文就當今語文教學創新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增強創新教育的策略進行探究。
當今社會發展速度極快,知識的機械記憶者與運用者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探究者、發現者與創造者成為社會急需的人才。這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在高中教學過程中,面對高考升學率的壓力和社會需求的不同現象,學校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而學校的教學工作應該找到新的出路,在語文教學中切實開展創新教育。
一、語文創新教育中常見的問題
(一)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偏重于應試教育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中生所面臨的最大的、最實際的壓力就是高考,而語文是高考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科目。但是,考試成績指標相對單一,其一般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灌輸,并借助一定的手段來對高中生的總結、理解和記憶等機械技能進行反復強化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著重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價值,卻忽略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應試,而不是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二)高中語文教學缺乏交流
雖然語文課時比較多,而且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但是可以從課文學習和作文訓練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概括,即所謂的讀和寫部分。它不僅會導致高中語文教學更多地局限于文法匯通、語詞識記、課文賞析、寫作應用,也無法對學生聽說內容進行有效的訓練,無法更好地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導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比較匱乏。這樣不僅不利于有效培養高中生的開放性思維、創新能力,甚至制約、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高中語文教學以教師為本位
不少教師以及學校的領導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將高考升學率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這種思維方式使得教師經常以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來進行正確答案的講解。該過程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引導,而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中生對知識內容的準確理解和掌握。同時,這種教學模式還會導致師生之間出現明顯的不對等性,它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卻完全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無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致使大部分學生不樂于、不善于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與教師缺乏有效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語文教學中增強創新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語文學習階段,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需要學生具備由點到面的神奇遐思、由簡而難的追尋探究、出乎尋常的撮合構想等。這就決定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也要從此出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語文這一具有語言性、文學性等優勢的載體,結合相應的策略,更好地開展創新教育,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一)在語文教學中抓住創新切入點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推敲問題,以更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借題發揮,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引導法、競爭法、激勵法來開展高中語文創新教育,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創新這個切入點,在實際生活中關注學生所存在的創新意識,準確抓住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最佳時機。教師可以組織課內外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它能夠活躍高中緊張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教師在活動中也可以對學生傳授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教師能夠有機會充分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創新苗頭,及時對其進行正確的、適當的指導,正確地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在語文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多元化發展,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次進步、多元化的發展。在操作上,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幫助;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除了看考試的分數外,還要考核學生的多個方面,尊重學生的多元化。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活動,提高學生發展和認知能力,還能充分了解學生,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找到學生之間的不同,以便順利開展個性化教學,開拓學生的不同思維模式,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實現創新教育的大力開展。
(三)在語文教學中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
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創新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培養學生成為當今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全面型人才,不僅要使學生對語文知識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成為一個有人文關懷的、豐富情感體驗的、廣闊思維空間的、較強創新能力的人才。類似于苗圃中的花朵,只有具備豐富滋養的土壤,才可以開出魅力之花,而借助簡單的方法,催生的花朵也只會傷害到整個植株。所以,教師在開展創新教育時,不能只簡單地改變形式。例如,運用較為先進的教育多媒體工具等,依舊是灌輸式的另一種輸出形式而已。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創新教育方法,更要有新的教學主旨。因此,必須從根本上對創新的基礎理念、人文積累方面進行變革。
三、總結
高中生正處于從未成年走向成年的過渡期,其思想還未成熟,但又有一定的判斷力和創新驅動力,因此教師要重新構思高中語文教學,從而更好地開展創新教育。創新教育不僅可以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甚至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而高中語文作為教學內容中至關重要的科目,更加需要對創新教育多加研究,以便順利開展,讓學生受益終身。
(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