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母開拓中國新藍海
“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曾說:“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不夸張地說,擁有國產航母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如今,巨龍入海,這一國之重器彰顯著我國整體力量的提升。未來,國產航母駛向的不僅是廣闊的海洋,更是我國發展道路越走越寬的新藍海。
4月26日9時許,雄壯嘹亮的國歌在大連上空響起,激蕩著億萬人民內心深處的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
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彩帶,周邊船舶一起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在多艘拖輪的“護衛”下,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完全出塢,投入大海的懷抱。這歷史性的一刻,被定格為永恒的民族記憶。
國產航母于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目前,航母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出塢下水是航母建設的重大節點之一,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4月26日,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圖/央視新聞官方微博)
首艘國產航母被稱為001A型航母。雖說001A型航母無論從噸位、起降方式、整體外形等諸多方面與遼寧艦相仿,但其艦島體積、艦體結構等細節方面差別很大,具有濃烈的“中國特色”。
數十倍暴利的誘惑
▲首艘國產航母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圖/中國海事)
通過照片對比001A型航母與同角度遼寧艦,很容易發現艦島變化很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艦島體積變小,得益于中國先進的電子技術,001A型航母的艦島完全可以實現比遼寧艦更強的信息指揮能力。不過,相對美國航母的“迷你艦島”,001A型航母艦島由于要增加煙囪的位置,艦島體積還是要大很多。
此外,001A型航母的艦島上新增加了四個矩形結構,以便于安裝四面主動相控陣雷達,可以涵蓋360度搜索扇區,這個設計顯然比遼寧艦更先進。通過外形對比,001A型航母裝備的雷達很有可能是和052D型驅逐艦相同的346A型雷達,性能遠超遼寧艦上裝備的346雷達。
通過衛星圖片對比,001A型航母的甲板布局比遼寧艦更合理。雖然國產航母艦島體積縮小,但在艦島前方最少增加了一架艦載機的停泊位,同時,該位置靠近航母的第一臺升降機,方便機庫中艦載機的調出,有效增加了航母的作戰效率。
此外,001A型航母在后方武器位進行了優化,艦艇后部的甲板變寬,為艦載機提供了更好的著陸條件。
遼寧艦的原型艦首裝備有反艦導彈、反潛裝備等重型裝備,改造時原有的傾斜發射井結構卻無法拆除,只能做封閉處理。
而首艘國產航母的設計理念是要發揮航空兵的作用,001A型航母通過局部的重新設計,移除導彈發射井,調整結構,使其完全變成艦載機機庫。據保守估計,001A型航母的機庫面積比遼寧艦增加了10%左右。
作為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最強大的武器之一,航母一直被視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正因如此,建設國產航母,不僅是捍衛國家利益、維護海洋權益的重要舉措,更是中華民族幾代人的百年夢想。目前,首艘國產航母已下水,那么它何時正式服役?以何命名?噸位有多大?緣何采用常規動力?
下水并不等于航母建造工程的結束,更不等同于服役。原總參謀部退役上校、軍事專家岳剛表示,艦船從建造到服役需要經歷自主設計、舾裝、系泊試驗、海上測試等4個階段。其中舾裝部分主要在干船塢和下水后的碼頭分別進行。
首先,航母從安裝第一塊鋼板開始就意味著開工,開工建造舾裝主要在干船塢進行。工人把大部分龍骨搭建起來后,先要安裝航母的動力裝置、管道和管線,同時,對內部結構進行精裝修,包括機庫、修理間、彈藥庫、人員住艙等艙室也會同步進行,將船體大體裝修完,就已完成航母建造工作量的70%至80%。
其次,航母從船塢走到碼頭,轉入下水再造階段,這是一個關鍵節點,表明航母工程離服役已完成一半時間。
而此時距離航母最終交付部隊服役至少還需兩三年。
在碼頭上安裝完所有設備后,首先要在碼頭上進行系泊試驗。完成系泊試驗,緊接著就是開到海面上進行技術性測試。根據要求指標,測試航母在疾風、雨天等不同氣候環境中,根據船體搖擺程度操作裝備,檢驗航母設備的可靠性。
最后,航母進入服役階段。服役后主要圍繞實戰訓練以及遠海訓練進行,檢驗航母上的武器裝備是否能夠形成戰斗力。例如,遼寧艦服役4年多來,目前已初步形成戰斗力。
國產航母下水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關注,人們也在熱議首艘國產航母的名稱問題,網友們自發在網上發起了給航母命名的投票活動。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網上有些人對航母名稱做了投票,這是網友自發行為,我注意到還有人給航母起名皮皮蝦號。我軍對于海軍艦艇的命名有相應規定,通常是在艦艇交接入列時公布。”
我國海軍艦艇的名稱要根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下稱“條例”)制定。條例是海軍于1978年11月18日公布的,其中規定了各類艦艇的命名機關和命名規則。1986年7月10日,海軍又對條例作了補充和修訂。
條例指出,航空母艦、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詞組命名。遼寧艦在大連完工,遼寧省也是我國海岸線的北端起點,最后被命名為“遼寧”也是合情合理。有遼寧艦的命名先例在前,不出意外的話,首艘國產航母可能會繼續沿用以行政省(區)命名。
▲航母的建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圖/環球網)
衡量大型水面戰艦的戰斗力如何,噸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截至目前,有關國產航母噸位的官方說法,只有楊宇軍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過:“排水量約為5萬噸級。”
大型水面艦艇的排水量有兩個標準:標準排水量、滿載排水量。以遼寧艦為例,標準排水量為5.7萬噸,滿載排水量為6.75萬噸。因為國產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吸取了遼寧艦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有益經驗,軍事觀察員李杰認為,國產航母的排水量不會低于遼寧艦。由于國產航母在遼寧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進,機庫面積和甲板面積都得到了提升。如果按照上艦的殲-15重型艦載機的數量增加10架來計算,排水量至少會增加200多噸,如果再算上增加的其他武器和設備,國產航母的排水量有可能接近7萬噸。
航母需要持續在大海中航行,這離不開強大的動力支持。航母動力來源主要分為常規動力和核動力。核動力航母要有核反應堆,常規動力航母要有先進的鍋爐與燃氣輪機。核動力技術代表著航母發展的最新方向。
與遼寧艦相同,首艘國產航母使用的仍是常規動力,即安裝有先進的鍋爐與燃氣輪機。對此,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曹衛東指出,在制造遼寧艦時,我國已掌握了常規動力用于航母的經驗和能力,在后續制造首艘國產航母時技術已相對成熟,且使用常規動力造價相對便宜,最終國產航母選擇了常規動力作為動力來源。
曹衛東認為,常規動力的劣勢同樣明顯。由于使用常規動力的航母對燃油消耗量較大,出航時必須攜帶大量燃油,這就擠占了航母上的很大空間。而核動力航母使用核反應堆提供能量,可騰出空間增加機庫容積,攜帶更多艦載機,或攜帶更多航空煤油供飛機使用。
▲殲-15飛機順利在遼寧艦上著艦(圖/新華社)
首艘國產航母的下水無疑具有巨大意義。未來入役后,中國海軍擁有兩艘現役常規航母,在戰術使用上又多了幾分空間。
比如,如果兩艘航母同時使用,即可組成“雙航母”戰斗群,共搭載約50架殲-15戰斗機。這已經相當于一些中等軍事強國第三代戰斗機的總量。在深海大洋上,這是任誰都無法小覷的一支戰斗力量。而如果在中國本土附近使用,有本土的岸基遠程反艦彈道導彈、岸基航空兵、偵察指揮通信體系支撐,則完全可以成為機動靈活的海上“拳頭”,隨時打向對手的軟肋。
又如,中國周邊存在多個可能需要航母的戰略方向,兩艘航母在役后,能同時部署于不同方向(例如東海與南海),避免顧此失彼的情況。
同時,考慮到航母需要不時入塢保養的因素,如果手中有兩艘航母,即使其中偶有一艘維護,還可以留有一艘擔任戰備值班。
此外,兩艘航母在役還意味著可以同時培訓更多的艦載機飛行員、更多的部門軍官以及更多的艦長,為今后中國海軍更多的航母建立人才梯隊。
畢竟,相對于中國海軍的需求,兩艘航母仍然不夠。如前所述,在一艘航母的服役期中,約有近1/3時間需在船塢中進行各種保養及改進,如果要全時保障一艘航母擔任值班任務,至少需要三艘航母在役。
從這一點推測,中國海軍的第三艘航母——也就是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的出現,應該也會為時不遠。(本刊綜合)
世界航母之“最”
在世界航母俱樂部中,有不少獨具特色的艦船,可謂世界航母之“最”,讓我們看看它們長啥樣。
最孤獨: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
蘇俄航母雖不及美式航母兇悍,卻也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舉足輕重,雄踞一方。然而時局變換,蘇俄航母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動蕩,如今只剩下“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正努力穩住陣腳、砥礪前行。
最燒錢:美國“杰拉爾德·福特”號
前不久,美國“杰拉爾德·福特”號航母完成海上測試,抵達諾福克海軍基地。該航母是美國新一代航母首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同時也以129億美元的造價成為迄今最燒錢的航母。
最高壽:印度“維拉特”號
今年3月,印度海軍的“維拉特”號航母正式退役。自1987年5月印度從英國購買后,“維拉特”號已經服役整整30年,再加上它之前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的27年時間,“維拉特”號實際上服役了57年,堪稱全球服役時間最長的航母。
最“宅”:泰國“卻克里·納魯貝”號
對于泰國“卻克里·納魯貝”號航母來說,“個頭小”是先天因素,“生活清閑”卻是后天使然。自1997年服役以來,“卻克里·納魯貝”號沒有參加過作戰任務不談,而且駐港時間遠超出海時間,幾乎成為一個巨大的擺設。
然而,“卻克里·納魯貝”號在特定時期滿足了泰國特定的軍事需求,實現了泰國軍方當初購置海上軍事平臺的既定目標。只不過,經濟不景氣和政治不穩定讓這艘航母的日子過得有些緊巴巴。
最“虛偽”:日本“出云”號“準航母”
2017年3月,日本直升機驅逐艦“加賀”號服役。兩年前,“加賀”號的姊妹艦“出云”號直升機驅逐艦正式服役。“出云”號直升機驅逐艦因其獨特性能,被外界視為日本“偽裝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