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紫瑤 游宇霞
《第一財經周刊》對90后形象的構建探析
□ 盧紫瑤 游宇霞
90后是指出生于1990到1999年之間的一代人。這個群體早已成為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90后被諸多媒體貼上了負面的標簽,這是媒體與社會的刻板成見,并不符合這個群體的生活常態。①《第一財經周刊》作為一家以年輕公司人為主要目標受眾的媒體,對90后的形象構建有獨到之處。本文選取了《第一財經周刊》從2016年1月到12月有關90后的所有相關文本,運用內容分析法,探究該媒體對90后的形象構建。
90后;《第一財經周刊》;內容分析;形象構建
《第一財經周刊》創刊于2008年2月25日,由上海第一財經有限公司出品,它是中國商業媒體領域的第一本“基本雜志”,其讀者群多為年輕的公司人。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選取了《第一財經周刊》2016年1月到12月涉及90后的75個文本,設計內容分析編碼表,嘗試從不同的維度分析《第一財經周刊》對90后的形象構建。
根據研究的需要,筆者設立了以下5個編碼變量,并以此對75個文本進行了編碼,這5個變量分別是:
(一)與90后有關的文本所屬的欄目;
(二)與90后有關的報道所屬的領域;
(三)與90后有關的報道的形象定位:中立、正面、負面;
(四)與90后有關的形象構建方式:著重從整體上來塑造形象、著重從個人角度來塑造形象;
(五)與90后有關的文本的性別定位:男性形象、女性形象。
(一)與90后有關的報道所屬的欄目

(二)與90后有關的報道所屬的領域

(三)對90后形象的評價

(四)與90后有關的報道的呈現方式

(五)與90后有關的文本的性別定位

從文本所屬的欄目來看,《第一財經周刊》涉及90后的報道主要集中在商業評論、公司、創業這三大板塊中,這體現出其服務于年輕公司人的特點。而在《封面故事》《大公司特寫》《專題》和《特別報道》等重點欄目中,90后群體在《封面故事》中出現了8次,在《特寫》欄目出現了1次。這一方面說明該雜志對于90后的報道較多地采用了“大稿件”的形式,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雜志對這一報道對象的重視。總體來說,《第一財經周刊》在多個欄目對90后的形象進行呈現,其中又集中在公司、創業的角度。這些報道重點突出且多樣化,使得90后形象更加豐富立體。
從報道題材來看,首先,《第一財經周刊》對于90后的報道主要集中在公司職場、網絡、文藝文創、就業、消費觀念等方面,對于婚戀家庭、教育、醫療等話題也有涉及,但數量較少。之所以集中在這些領域,一方面是由于這些領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熱門,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第一財經周刊》的自身定位。其次,由于《第一財經周刊》注重提高財經新聞的“軟傳播”,“輕質化”的內容成為其一大亮點。②所以,《第一財經周刊》自然會選擇網絡、文藝文創等較為輕松活潑、貼近生活的報道題材,這也是《第一財經周刊》構建90后形象的一大特色。總之,在對90后的報道題材上,《第一財經周刊》選材偏輕松、接地氣,但也因此存在報道內容不夠深入、偏輕質化的缺陷。
從對90后的報道的態度來看,持中立態度的報道51篇,占68%;持正面態度的報道則有20篇,占26.27%;持負面態度的報道僅有4篇,占全部文本的5.3%。由此可見,該雜志對90后的報道整體上是較為公正客觀的;另一方面,其對于90后的批評性報道極少,這是出于自身定位,也是為了迎合讀者。總之,這正體現了《第一財經周刊》側重于從積極方面來構建90后形象的特色。不過,《第一財經周刊》仍可適當增加對于90后的批評性報道,以平衡各種報道的立場。
從形象構建方式來看,86.67%的文本都是通過整體的形象呈現90后群體。如《網絡劇:和太子妃一起紅》一文中說道:“8090后年輕而活躍,喜愛網絡劇。”而從個體上來構建90后形象的文本僅占13.33%,如《大試驗場》中提到:“90后學生林可說:‘我們90后最關鍵的技能也是使用網絡。’”從宏觀方面概括90后的特征有利于幫助讀者對90后集體形成一個較為全面的認知,但是倘若對個人形象的報道偏少,會使讀者對90后的形象了解不夠清晰、深入、細致。所以,筆者認為,報道中可以增加對90后的單獨形象的塑造,使90后的形象更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也更加鮮明。
從90后有關的文本的性別定位來看,未點明性別的文本占78.67%,而點明了是男性的文本占12%,點明了是女性的文本占9.3%,可看出《第一財經周刊》未從性別角度刻意刻畫90后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財經周刊》在描述男性的時候明顯更傾向于贊揚的口吻,刻畫女性時則沒有過于明顯的情感傾向。如《跳進兔子洞》對兩位北大畢業的創業男性進行了贊揚;而女性多以較客觀的身份出現,如《經濟蕭條,還要買包》里寫道:“上海90后女生Michale是香奈兒的忠實客戶。”因此可以看出《第一財經周刊》更偏向90后的男性,在形象塑造上更傾向于將其塑造為較正面的形象。
注釋:
①袁楠.“90后”的媒介形象構建分析[J].今傳媒,2011(03).
②夏嬖群.“大眾化”視野下的財經新聞——以《第一財經周刊》為例[D].蘇州大學,2013.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