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樹喬
房車公園里的槍聲
文/肖樹喬
“ 夜晚的星星大又亮,地處田納西州的心臟。”你若有心情游玩,這個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的幽靜的小鎮一定是你的最愛。它有著起伏的地勢,優美而恬靜的景色,超低的犯罪率,滿打滿算也只有2500人的居民。它同美國很多不太著名的小鎮一樣,是旅游的絕好目的地,更是安營扎寨長期居住的理想居所。
但是,發生在2012年7月29日的一起案件卻打破了這個名為俄利的小鎮一貫的平靜安詳。
這一天,斯蒂文 ·敏斯警官是這個位于郊區的小鎮的唯一在崗的巡警。說來也并不奇怪,這個小鎮人口少、治安狀況又一直良好,一直就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敏斯警官知道他隨時可能被指揮臺召喚到小鎮附近的其他地方維持秩序,這是美國郊區地段常用的執法模式。果不其然,不久敏斯警官就收到了布朗縣警察局的電話,說是在該縣與鄰縣的交接地帶的一個房車公園出現警情,讓他趕快去一趟。
這個房車公園距離敏斯警官現在所在的位置有大約六英里的路程。接到指揮臺的命令,敏斯警官立刻打開警燈與警笛向出事地點奔去。他是離出事地點最近的一個警官。布朗縣警察局的另一位警官也接到了出警的指令,但是因為他手頭正在處理另一個案子,所以稍后才能趕到。
這兩位接到指令的警官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指揮臺給的信息太模糊,并且前后不一致。對講機里最早傳遞的信息是一個孩子開槍誤傷了人,后來的信息又變成了一個男人開槍傷到了一男一女兩個人,還有一條狗。嫌疑人目前在哪里,以及受害人的身份背景都不得而知。
不管是上述版本中的哪一個版本,有一點是確定的——犯罪嫌疑人身上有槍,并且已經開了槍。料想到犯罪嫌疑人還會開槍,敏斯警官給自己的槍裝好了子彈,隨時準備戰斗。在開車經過了小鎮的最后一個路口后,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斯帝文 ·敏斯

斯帝文·敏斯在練習射擊
這時,敏斯警官關掉了警笛,悄悄地抵達了房車公園。這個地方是近期才被房車所占據的。敏斯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當他把巡邏車駛離馬路,開到公園里的一條路上時,對講機里傳來了最新的信息。報警人說,槍手在右手的第一個房車里。
關于這起案子的最早的信息太不清晰,沒有交代實質性的內容,僅有的信息還是相互矛盾的。而這個傳到敏斯警官耳朵里的最新的信息又有一個要命的缺點——沒給他留下一丁點兒時間。
槍手就在他面前!
當敏斯警官將巡邏車停在房車公園的一條路上時,對講機里傳來指揮臺的最新信息,說持槍的嫌疑人就在他右手的第一輛房車上。這時他已經處在槍手的控制范圍之內了。敏斯意識到,現在撤退已經不是一個好選擇了,因為槍手完全可以在他還沒有逃離多遠的時候就對他發動進攻,將他至于被動之中。他于是決定勇敢地迎接即將發生的一切。他走出巡邏車,命令槍手下車交出武器。
槍手可沒有那么聽話,他聽到命令后迅速地在房車的地板上拿起一把步槍,跑到正對著敏斯的巡邏車的一棵橡樹后面,想以橡樹為掩護與敏斯對抗。就在槍手采取這些行動的同時,敏斯也下了車,他想以巡邏車為掩護,想辦法制伏嫌疑人。
直到這時,敏斯才發現,他的視野遠沒有嫌疑人的好。他暗暗罵道:“媽的,他搶占了有利位置。” 他大聲地命令著:“把槍放下!”
對于嫌疑人可能瞬間清醒并且開始服從其命令的期望是不現實的,敏斯警官的命令倒更像是走形式,因為嫌疑人聽到他的命令不但沒有停止反抗,反而是占據了有利地形,以一棵橡樹作掩護準備跟他對著干。敏斯對著隨身攜帶的對講機向控制臺報告了即時的情況。他可不愿意看到,隨后趕來的警官遇到和他一樣的危急狀況——來不及思考就要投入戰斗。
砰!
第一聲槍響之后是接連幾聲槍響。聽到槍聲,敏斯警官迅速地在巡邏車后面壓低了身體,以應對對著他來的子彈。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沒有子彈飛過來。子彈都去哪里了?
采取深蹲式,敏斯警官走到巡邏車的右邊,探出頭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看到,橡樹后面的嫌疑人現在采取坐的姿勢,他的槍對著和自己相反的方向。順著嫌疑人視線的方向,敏斯警官看到在房車公園的另一端有幾個人。
砰!又是一槍! 就在嫌疑人開槍的時候,敏斯警官也對著這個男人開了槍。那棵嫌疑人藏身的橡樹只能讓一個身形瘦小的人隱身,卻無法完全遮住這個大塊頭的男人。這棵橡樹只遮住了男人的半個身子,在40英尺的距離之外,他的左邊的身體還是露在外面的。于是敏斯警官瞄準了他的身體,開了槍。第一顆子彈打中了這個男人的左腹部。他朝著一邊倒了下去。在這個男人掙扎著想坐起來時,敏斯警官又連開了幾槍,但是都沒有射中目標。這時,這個男人很快又坐了起來,繼續試圖躲在橡樹的后面。他向右挪了挪,以防止左邊的身體再次受到攻擊,而這時他的右邊的身體又暴露在敏斯警官的視線之內。敏斯調整目標,又向這個男人開了兩槍。子彈有的打在了這個男人的肩上,有的打在了這個男人的腿上。他倒下了,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關于這起案件的細節,敏斯警官是事后才知道的。最讓他好奇的是他最早聽到的槍聲是從哪里來的。他最初認為,他聽到的最早的槍聲是犯罪嫌疑人打的,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最初的槍聲是他的“守護神”—— 維克·思德西打的。
思德西是田納西州的居民。他合法擁有槍支。當一個鄰居告訴他犯罪嫌疑人查爾斯 ·康納拿著槍時,他也拿出了自己的手槍。坐在一個房車里,他親眼看到康納舉起槍對著剛剛到來的警察。
“我想,壞了,他想打死那個年輕的警察!”思德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回憶道。“我向那個男人開了槍,打中了他的腿。他當時就倒下了。”思德西接著說。
“那個男人”叫查爾斯 ·康納,58歲。 思德西是在距離康納150英尺的地方開的槍。 他兩次擊中了犯罪嫌疑人。思德西的這兩槍干擾了康納瞄準警官的計劃,并且直接導致他倒下,這樣他的身體就暴露在敏斯的槍口之下,進而敏斯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思德西的在場對于警官敏斯來說真的是一個福音,而附近那個倉庫的存在可是把雙刃劍。因為有這個倉庫,敏斯看不到槍手,槍手也看不到敏斯。但是,如果敏斯警官在到達房車公園之前沒有關上警笛的話,那么這個倉庫就會帶給他很多麻煩。敏斯警官認為,如果這個男人聽到了越來越近的警笛聲的話,他很有可能躲到這個倉庫里,那么自己就完全暴露在他的槍口之下,生命難保了。
幸運的是,思德西及時地伸出了援手,兩人合力將這個男人撂倒了。當接到指揮臺的出警命令的另一位警察和一位高速公路的巡邏交警到達時,敏斯讓他們先在一個掩體的后面等著他過來。在增援警力提供支持的情況下,敏斯警官開始清理戰場。
“我們發現不知道那兩個被射殺的是什么人,所以我們干的第一件事是清理槍手。”敏斯警官回憶說。“我們發現槍手已經死了, 所以沒有挪動他,就讓他躺在原地。我們走到房車公園的那一頭去向其他的人了解情況。他們證實說康納正是那個槍手。直到這時,我們才看到躺在地上的另外兩個人。”
另外兩名死者是一對夫婦。他們的狗曾經跑到康納的地盤拉屎撒尿。就在敏斯警官到來前的幾分鐘里,康納走到這對夫婦的房車前交涉,并且因此和這對夫婦發生了爭吵。爭吵很快升級,康納憤怒之下拔出9毫米口徑的手槍,朝著那個男人連開幾槍。在那個男人受傷倒地后又朝著他的頭開了一槍。女人在極度的慌亂中掏出手機撥打報警電話。她本打算逃走的,但是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后摔倒了。康納走到她跟前,朝著她的頭開了槍。她倒在地上不動了。康納還打死了這對夫婦的兩只狗。康納朝敏斯警官開槍時用的是30毫米口徑的手槍。在搜查康納的尸體時,警方發現他還有一只小口徑手槍放在牛仔褲的后兜里。
敏斯警官說:“我們清理了現場,確信沒有其他的槍手了。做完這些工作之后,我回到巡邏車里,放下槍,喝了點兒飲料。這時候,其他的警官也到了,包括我們的局長。”
這次出警是敏斯警官第一次開槍。他坦言,事情的發展遠遠比他想象的要快很多,這不僅僅是因為指揮臺在他到達房車公園之后才告訴他第一輛房車里就藏著槍手,使他還來不及想什么就不得不投入戰斗。敏斯警官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正確處理這起警情是因為平時他就特別注重武器使用的實戰訓練,積極參與警官們關于生存的討論并且閱讀了許多關于武器使用的書籍。他說:“讀書、研討和實戰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感覺我這次能很好地處理這起案件就是因為平時注意積累。”他繼續總結道,“閱讀諸如《論殺戮》《論戰斗》這類書能夠在一個人的思想中培育戰斗精神。我是我們警察局的武器使用教練。我一直都對同事們強調要進行自我訓練。你必須能夠隨時隨地熟練地使用武器。我一直向同事們灌輸這種思想。”
其實,敏斯警官曾經無數次地對自己進行過戰斗心理的訓練,就是問自己如果發生了什么情況我應該怎么辦,應該采取什么措施變被動為主動,進而控制住對手。當真的要處理案件時,一切都比你頭腦里想象的要快,也包括你在當時的反應。敏斯警官說:“我知道我在開槍的時候視野有些受限。當我停止射擊時,我眼睛的余光看到了思德西朝我這邊走來,但是我當時不知道他是誰,所以我命令他回到自己的房車中。 我當時不知道他幫了我的大忙。”
敏斯警官事后特意專程去拜訪思德西,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謝。
這起案件的“肇事者”康納一直就是一個挺不合群的人。幾年前,他跟家里所有的人都鬧翻了,之后就很少跟家里人來往了。調查人員從康納的妹妹處了解到,在這起案件發生之前兩個月,康納說過他差一點就槍殺了田納西州的一位交警,因為這個交警讓他靠邊停車,要檢查他的駕照,這讓他怒火中燒,動了殺人的惡念。如果康納能像他自己計劃的那樣搬出房車公園的話,他極有可能會攻擊其他的執法者。幸運的是,敏斯警官和思德西及時地終止了更加惡劣的事件的發生。
思德西是一位人到中年的焊接工。他因協助警方執法有功而獲得了嘉獎。田納西州的州長希望他今后還能更好地協助警方執法,為了鼓勵他的勇敢行為,特別贈送給他一支AR-15卡賓槍。
敏斯警官同時獲得州政府和所在警察局頒發的勇敢獎。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盡心盡力為田納西州俄利小鎮的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