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縣種子管理站 劉戰軍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試驗報告
孟津縣種子管理站 劉戰軍
按照農業部《肥料登記管理辦法》《肥料登記指南》和《肥料效應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NY/497-2002)的要求,為驗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河南省水稻生產上的應用效果并為其推廣提供科學依據,特安排本試驗。
(一)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5年6月安排在孟津縣會盟鎮李莊村。供試土壤為潮土,質地輕沙壤,土壤肥力中上等。耕層土壤基礎養分:有機質15.68 g/kg,全氮1.05 g/kg,速效磷(P2O5)14.29 mg/kg,速效鉀(K2O)139 mg/kg。前茬作物為小麥,每667 m2產量為550 kg。供試作物為水稻,品種為新豐7號。供試“微量元素水溶肥料”(Zn+Mn+Cu+Fe≥100 g/L)由河南圣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二)試驗方法
本試驗設3個處理,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次,小區面積30 m2。
處理1:常規施肥+供示肥料100 mL對水20 kg,于水稻分蘗期、拔節期、灌漿期噴施,共噴施3次;
處理2:常規施肥+與處理1同期噴灑等量清水;
處理3:常規施肥。
試驗在當地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常規施肥為:每667 m2底施金大地復合肥(15-15-15)50 kg。試驗地水稻于5月10日育苗,6月13日插秧定植,按照試驗方案要求分別于7月13日、8月13日、9月13日噴施肥液或清水,10月15日成熟并一次收獲完畢,收獲時在各小區分別取3個1 m2實收取其平均值計產并同時進行田間調查與考種。試驗除按方案要求的噴施供試肥液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稻田生產。
(一)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對水稻成產因素的影響
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改善了水稻的成產因素。從表1可知:處理1與處理2、處理3相比,穗粒數分別增加2.9粒、4.8粒,千粒質量分別增加1 g、1.1 g,說明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水稻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夠增加單穗粒數和千粒質量。
(二) 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提高了水稻產量。從表2可看出:處理1與處理2相比較平均每667 m2增產35.58 kg,增長率6.81%;處理2較處理3相比較平均每667 m2增產6.67 kg,增長率1.29%。對各處理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見表3),處理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采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見表4),處理1與處理2、處理3之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與處理3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

表1 田間調查與考種統計

表2 產量結果統計

表3 方差分析

表4 多重比較
(一)試驗結果表明
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 用供試肥料100 mL對水20 kg于水稻分蘗期、拔節期、灌漿期噴施,與同期噴施等量清水相比,增加了水稻單穗粒數和千粒質量,平均每667 m2增產35.58 kg,增長率6.81%,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二)本次試驗結果僅對由河南圣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供試肥料樣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