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躍建
廈門鷺建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預應力管樁施工中的問題及處理
林躍建
廈門鷺建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現今為止,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相對成熟,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其中常見的問題主要有樁身斷裂、斜樁、露樁與短樁以及遇硬夾層無法沉樁等,因此,這里將具體分析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施工特點以及常見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預應力;管樁施工;問題及處理
1.1 樁身斷裂問題
樁身斷裂是預應力管樁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一般在施工過程中屬于隱性問題,不易被發現,只有在打樁完成后,相關技術人員檢測后才能發現這一問題。樁身斷裂的主要原因是生產預應力管樁的原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例如水泥、砂石、外加劑、摻和料等,造成樁身局部承載力較弱,影響樁身整體強度。或者是由于成樁過程中,未按照生產要求,幾何尺寸偏差過大,導致樁身彎曲程度難以負荷高強度錘擊,易發生樁身斷裂的問題。
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勘探人員提交的勘察報告地層剖面、各土層承載力等相關數據存在較大誤差,使得沉樁過程中,樁身無法穿過堅硬的巖石、土層以及其他障礙物。在沉樁錘擊過程中,就會使樁頂被擠向一側,進而出現樁身斷裂的情況。
從力學的角度出發,預應力管樁施工中,樁身需要被反復錘擊才能沉入土層中,所以樁身要承受受拉應力以及壓應力的雙重作用,然而在拉應力超出樁身受拉強度的情況下,樁身必然會出現斷裂的情況,甚至破碎。如果出現錘擊過重,也會導致管樁斷裂。
1.2 露樁和短樁問題
根據相關規定,預應力管樁接樁時的焊接應在樁身四周進行對稱焊接。在上下樁節固定后,將導向箍拆除,采用分層焊接的方式進行施工。焊接層數要保證在兩層以上。第一層焊接完成后必須保證現場整潔無異物,再進行第二層的焊接,確保連續、飽滿的焊縫。焊接完成后,錘擊應在樁接頭冷卻凝固8 min后進行。在焊接過程中要注意禁止利用冷水冷卻。
1.3 斜樁問題
樁身傾斜就是樁身垂直偏差較大,主要是因為:預制樁質量不達標,樁頂表面傾斜于樁尖位置偏移或變形;樁機安裝位置不妥,樁架與地面沒有達到垂直標準;樁錘、樁帽、樁身的中心軸線存在一定距離,錘擊時偏離中心;沉樁時受地質條件的影響;樁與樁之間的距離設計不合理,打樁工序沒有按照相關施工要求,出現較強的擠土效應;基坑土方開挖不當。
首先,在預應力管樁施工前,應將樁身四周的焊接異物或其他障礙物清理干凈,可以采用釬探試驗嚴格檢查每個樁位的基本情況。
其次,在穩固樁身過程中,一旦發現樁身與地面角度達不到垂直,應及時進行調整(如圖1所示)。經錘擊后樁身擠入土層一定深度后若發生嚴重傾斜,必須利用移機架的方法來調整樁身的位置。

圖1 鉆孔灌注樁施工程序
最后,在樁體存放以及吊運過程中,除了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以外,還要嚴格的監管與檢測[1],以免影響日后使用。
露樁和短樁的防止處理應先著手于地質勘探資料的分析。在進行地質勘探過程中,勘查人員應先從持力層起伏變化較大的區域開始補充勘查。在將要下柱的重要位置設置鉆孔,以便查清持力層深度和性質。在對當地地質資料進行詳細分析過后,在容易出現短樁以及入樁深度較淺的區域,應及時在管樁內澆筑混凝土(如圖1所示),以此保護地質環境。
打樁前應進行必要的試樁,在根據試樁的具體情況確定終止打樁的標準。在打樁過程中,兼顧樁長和貫入度的控制,尤其注意錘擊式樁機的錘擊力度,以免影響貫入度。在施工中,應按照規定的打樁順序,保證由深至淺的順序,在已完成打樁的管樁檢測中,可采用高應變的方法,檢查其承載力是否符合實際要求,若不符,可采取加樁的方法提高整體承載力。施工單位應根據試樁報告適時調整樁長,并且與生產廠家作好溝通,以便生產出與樁身匹配的樁長。還要保證打樁機的適用性,根據地質條件和施工要求選擇適合的打樁機。對于露樁問題,可由人工操作將其截斷或鑿樁。
露樁與短樁處理方法的施工程序:施工準備→挖孔開挖→開挖支護→檢查開挖斷面→制作鋼筋籠→鋼筋綁扎、焊接定位→灌注樁身混凝土→混凝土強度試件→養護
在進行施工前,應保證施工場地的平整以及堅硬度符合施工標準,以免影響打樁機或其他機械的正常工作。對勘查人員反饋回來的勘測資料進行仔細分析,若出現阻礙打樁施工的障礙物,應及時清除,例如,大塊巖石等。
采用錘擊法控制樁身的垂直度。在初次擊打樁身時,擊打力度不易過大,待樁身穩定后,方可按照正常規定進行擊打。在沉樁時,若發現樁身偏移,應立刻停止施工,及時調整角度,必要時,需將樁身拔出重新擊打。另外,在樁身打入一定深度后,移動樁架會出現樁身斷裂的情況。
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控制樁間距。若樁體比較集中,可預先鉆孔,保證孔徑小于樁徑100 mm。深度控制在樁長的中間部位或是三分之一處,并且要注意鉆孔與錘打一同進行。沉樁前應對場地進行嚴格勘測,避免出現地下管線、原有地基以及建筑物,影響沉樁施工。若無法避開地下管線、建筑物等,可調整管樁型號,采用鉆孔灌注或入孔挖孔樁。
以某高層住宅建筑工程為例,工程主要結構為框剪結構,建筑面積為9 872 m2,基礎埋深為5 m,樁間距為8 m,樁型為GFC樁,樁徑為400 mm,樁長為16.5 m,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520 kN,持力層為強風化巖層,該項目所在地處于地質堅硬處,且地下埋有多處老基礎以及地下管線,沉樁較困難,斷樁問題常發。
首先,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應對地質勘探報告進行仔細分析,依據地質資料制定相應解決措施,或者指派專業人員進行實地復查,徹底了解地質情況。
其次,在打樁前,有必要進行試樁。如果在試樁中出現原有基礎、大塊巖石等大型障礙物,應及時清除,若清除不順利,可借助大型鉆機在障礙物中鉆出適合沉樁的孔洞,再進行沉樁。
最后,施工中使用的樁機類型應結合設計要求、樁長、樁徑以及地址條件,選擇適合的樁機,以免影響施工。
盡管現如今的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已相對成熟,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常出現問題,因此,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預應力管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優勢。
[1]曹魁峰.預應力管樁施工的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6(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