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2017年4月30日,趙紅麗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那地,那房,那人,那牽掛?!迸鋱D是一片被雨水淹沒的莊稼地,一間破舊的茅草房和一位面帶愁容的村民。
自2015年11月從雙鴨山市食藥監管局來到寶山村任第一書記起,在微信朋友圈“曬”村里的事,就成了趙紅麗的習慣。像往常一樣,這條信息很快被點 “贊”,但趙紅麗卻覺得“贊不符實”。
剛來到寶山村時,看到村里貧困的狀況,性格剛強的趙紅麗掉淚了。那晚,她在日記中寫道:“我從內心里想為農民兄弟辦點兒事,想讓我的第二故鄉變得富裕美麗?!边@成了她當第一書記后的“小目標”。
寶山村有個外號叫“一畝村”——
全村497口人,人均土地才一畝。人均土地少、人口老齡化嚴重、病殘戶多,許多村民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創造更多的財富?趙紅麗為此絞盡腦汁。
一天,趙紅麗聽廣播新聞時,被李克強總理的一句“掀起大眾創業的新浪潮”戳中了神經?!爸挥袆摌I,才能帶動就業;自己動手,方能豐衣足食。”想到這兒,她趕緊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商討,最終確定了“就業+創業”助推村民脫困轉型的發展思路——讓能走出去的村民充分就業,引導走不出去的村民創業。
“現在,大學畢業生都不好找工作,咱啥也不會,誰要?。俊睂Υ迕駛兊念檻],趙紅麗早就腹有良策:請雙鴨山市勞動就業局派老師,為村民培訓焊接、家政等技能,讓村民考取國家認定的職業資格證書。與此同時,她奔赴周邊地區的各市縣,到企業聯系就業崗位。
為了得到天隆礦業葡萄園的60個用工崗位,趙紅麗反復找企業負責人商量,閉門羹不知吃了多少回。村民都不好意思跟她再去了,但她還在堅持?!吧眢w跑瘦了,臉皮練厚了”,企業負責人終于被她為民辦事的熱情所折服,與村里簽訂了用工合同,并達成了長期合作意向,就業的村民月收入可達3000元。風里來,雨里去,趙紅麗共為村民爭取到150多個用工崗位,安置120多人就業,讓外出就業的村民提前脫貧。
就業問題基本解決,趙紅麗又盯上了時下最火的“互聯網+創業”。在食藥監局工作多年,趙紅麗深知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心:如果在村里發展綠色無公害種植產業,把產品放到互聯網上賣,這不既有了創業項目,也有了產品銷路保障嗎?趙紅麗決定試一試。
她先從小范圍突擊,鼓勵6名黨員干部承包6畝地,種植有機小雜糧;帶領村民發展10棟溫室和20棟冷棚,種植純綠色蔬菜。她和村里的年輕人以“一畝地”為品牌,注冊了微店,先簽訂單再上項目,保證村民的投入無風險,也滿足了購買者的個性化需求?!耙划€地”店鋪上線半年多,月最高接受訂單100筆,最高一天收入3000多元。原本的“一畝”劣勢,通過精品種植和“互聯網+”平臺的搭建,逐步變成了優勢。
村里的經濟一天天變好,趙紅麗在村里的威信一日日變高,村里的老人都當她是“親閨女”,但她卻不敢居功自喜——村里的幾個特困戶還沒脫貧呢!張路的老伴兒癱瘓在床,女兒失明,趙紅麗為了讓他家也搭上創業的快車,在民政部門協調到3000多元扶貧款,購買了2只羊,讓他養羊增收;王玉紅家的兒子喪失勞動能力,房子又被大雨澆塌,趙紅麗為她家搭建了臨時住房并發起捐助,籌來錢后幫她抓種豬,發展養殖業……
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趙紅麗為村里每戶人家都找到了創業方向,村里涌現出了開“酸奶吧”實現致富的莫榮福、開面點廠創業的謝大奎等“雙創”典型,帶動了更多村民就業致富?!耙恳划€地實現脫貧,除非種金子。紅麗的這些新思路,可謂點石成金!”村委會主任段忠誠欽佩地說。
但是,趙紅麗深知,脫貧只是第一步。她希望,將來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寶山村沒有危房、沒有土路,每個村民臉上都能洋溢著幸福——“這樣的朋友圈被點贊,我才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