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乃麗鹿
鄭榮是一家公司的技術骨干,前不久剛辭職。令鄭榮沒想到的是,他一辭職,就有很多公司上門表示要高薪聘請他,可都被他拒絕了。說不動心那是假的,但辭職前鄭榮與老東家簽了競業限制協議,一旦違約就要支付巨額違約金。鄭榮相信,等協議期一過,憑自己的才華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一晃兩年過去了,鄭榮打算重操舊業,他懷著滿腔的熱情與自信去求職,可行業內給出的待遇卻大不如前。
這天有個商業活動,鄭榮打算去碰碰運氣。活動中一個原來的同行調侃他道:“兄弟,你可真有魄力,當初辭職時有那么多的公司高薪聘請,你居然因為那個協議而不動心,原來的公司肯定給了你不少的補償金吧?”
鄭榮沒上心地說:“哪有什么補償。”
“別逗了,如果沒有補償,誰會放下大好前程?”
鄭榮聽了心中一沉。活動結束后,他又仔細揣摩了同行的話,自己當初就因為競業協議才放棄了更好的待遇,也使得現在待遇不如從前,前公司應該彌補這個損失……事不宜遲,鄭榮立馬就給老東家的王總打了電話。
王總聽明白鄭榮的意思,卻打著哈哈說:“小鄭,你別聽別人煽風點火,你離開公司時是技術骨干,掌握公司的技術機密,不去同行業公司任職是你應該做的。”
“話是這么說,可我因此錯失了更好的待遇,損失也不小。”
“小鄭啊,你要清楚,你的損失可不是公司造成的,你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因為你了解公司的技術機密,誰會給你更好的待遇?”說著,王總借口有要事,掛了電話。
這下,鄭榮更疑惑了,他覺得王總說的話也有道理,自己辭職后,來聘請自己的公司也許正是看中自己所了解的公司機密……
老東家到底應不應該給補償金啊?鄭榮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最后決定找找相關規定,如果有,那么有理有據地去要;如果沒有,自己也不找事兒。
打定主意后,他急忙上網查了查相關的法律條規,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王經理一定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擺明是不想給!既然這樣,自己就拿著法條去找他,看他還有什么話說!
鄭榮特意去買了一本法條,拿著去找王總,果然,在法律明文規定的面前,王總乖乖地給了錢。
律師點評:
《競業限制有補償嗎》故事涉及的一個法律問題,即競業限制的補償。
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個期限內(在不超過2年的基礎上,可雙方約定期限),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補償額度可根據雙方約定,如果無補償條款的,而勞動者又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一般情況下,以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
故事中的鄭榮與用人單位雖有競業限制協議,卻沒有明確補償金,因他已經根據約定履行了協議約定的事項,故無論是否有補償金條款約定,其主張要求支付補償金都是有法可依的。
(題圖:張恩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