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輝
不倒翁,狀①似老人。頭大。身短。須②長。發禿。耳、目、口、鼻皆③全。上輕下重。以④手推之⑤,隨倒隨起。
不倒翁,形狀像個老人:頭大,身子短,長胡須,還有些禿發。耳朵、眼睛、嘴巴、鼻子都齊全。上面輕,下面重。如果用手推不倒翁,它倒下去后馬上就會立起來。
“一位公公精神好,從早到晚不睡覺。身體雖小力氣大,左推右推推不倒。”猜到是什么玩具了嗎?這就是不倒翁,俗稱“扳不倒”。不倒翁為什么會不倒呢?“上輕下重”就是原因,也就是說重心越低越穩定。當它傾斜時重心被提高,就不穩定;但在重力作用下,還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不倒翁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兒童玩具,據記載,最早出現于唐代。由于它有扳倒后馬上自動直立起來的特點,人們還以“不倒翁”之稱來諷刺那些巧于保持自己地位和靠耍弄權術而經久不倒的人。
眼中釘 比喻阻礙前進的人。
吹鼓手 比喻能借以獲取錢財的人。
繡花枕頭 比喻可以起保護作用的或有權勢的人。
絆腳石 比喻令人頭疼的人。
保護傘 比喻外表不錯卻沒有實際本事的人。
搖錢樹 比喻鼓吹某事或吹捧某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