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缺
巖石,在絕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是與生命毫不相關的冰冷固體。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它總能以鬼斧神工不斷顛覆我們的認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自然的杰作——生物化學巖,一種通過生物生理活動而形成的巖石。
珊瑚石是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堆積而形成的,這可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世世代代比鄰而居的珊瑚蟲們不斷在前輩們留下的殘骸上“添磚加瓦”。
珊瑚石種類豐富,絢麗多姿。有的像團團的繡球,有的似凌霜的菊花,有的貌若雪松,有的形如鹿角,還有的像樹枝。正因為具有美麗的色澤和優雅的姿態,所以人們喜歡用珊瑚來點綴書齋畫室,如今它更是珠寶界的寵兒,身價倍增。
硅藻土由古代硅藻的遺骸所組成。硅藻是具有色素體的單細胞植物,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它們的細胞壁上由硅質形成的網狀結構,顏色絢麗,形態多樣。它們死亡后,遺骸沉入湖底,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硅藻土。
從外表上看,硅藻土一般為灰白色或者淡黃色,質地極為松軟,常見于封閉的湖泊如火山口湖中。硅藻土顆粒細膩,因此它對化石上的細節有絕佳的保存作用。此外,它還具備吸附性強的特征,所以被廣泛運用到環保、涂料、建材等方面。
顧名思義,鳥糞石就是由鳥糞經年累月堆積后形成的礦石,主要分布在瑙魯、秘魯以及聚居著大量海鳥的國家和地區。由于鳥糞中含有豐富的氮和磷,因此鳥糞石是重要的肥料資源,太平洋島國瑙魯就曾靠出口鳥糞石一躍而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除海鳥糞外,世界上不少地方還存在大量堆積的蝙蝠糞和海豹糞,其成分與鳥糞石類似,但肥料質量低于鳥糞石。
天然瀝青是石油長期受地殼擠壓并與空氣、水接觸逐漸變化而形成的。按形成的環境可分為巖瀝青、湖瀝青、海底瀝青等,其中巖瀝青呈固態。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湖位于特立尼達島上,面積達46萬平方米,干硬的表層下儲藏著大量液態瀝青。
天然瀝青由于失去了易燃成分,所以燃燒性能低下,但其黏合能力極強,常用于鋪設公路,能有效降低路面對汽車輪胎的磨損。我國的天然瀝青礦主要分布在四川廣元龍門山一帶,曾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黑礦”。
在美麗的地球上,生物化學巖又何止以上幾種。在這個大家族里,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煤炭和琥珀,也有我們不太熟悉的礁灰巖和磷塊巖,更有我們聞所未聞的品種。它們,都是大自然贈與我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