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自主制作的航母已經下水了,由于這艘新的航母并沒有取名只有一個叫作001A代號的關系,網友們紛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新航母取名。而在所有的名字之中,山東號和臺灣號的呼聲最高,但是無論是山東號還是臺灣號或者之前的遼寧號,都是典型的以地名為標準給取的。那么,這種猜測有沒有道理呢?世界各國給航母命名都有哪些規(guī)律呢?
美國人熱衷于以名人名將命名
作為世界第一航母大國,美國的航母命名卻是相當的隨意,主要是用人名為自己的航母取名。人名來源主要是給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總統(tǒng),戰(zhàn)功赫赫的海軍將軍,或者國內的著名政治家。如二戰(zhàn)三巨頭之一的羅斯福總統(tǒng),戰(zhàn)功赫赫的艾森豪威爾,解放黑奴的英雄亞伯拉罕.林肯等等。
除了人名命名之外,美國人對用自己歷史來命名也是情有獨鐘。美國航母發(fā)展初期,曾相繼研制過列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約克城號等航母,其命名正是來自于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役“列克星敦的槍聲”“薩拉托加大捷”和“約克城大捷”。而“中途島”更是用來紀念太平洋戰(zhàn)爭中的那場轉折之戰(zhàn)。
而看中科技也是美國人的一大特點,其首艘航母“蘭利號”,是紀念美國天文學家、航空先驅薩繆爾·蘭利,“小鷹”號這個名字更是用來紀念萊特兄弟那位于北卡羅萊納州的試飛之鎮(zhèn)。
蘇聯(lián)和俄羅斯喜愛以城市或者將軍命名
蘇聯(lián)人和中國人一樣熱衷于以地方為名,不過和中國以省直轄市為單位命名不同,蘇聯(lián)人喜歡用城市為自己的航母命名。例如莫斯科、基輔、巴庫、新羅西斯克。稍微細心的同學們會發(fā)現,這些城市無一不是蘇聯(lián)的著名城市,不同于北約喜愛以名人名將為自己的航母命名,厭惡人們過于崇拜領袖之外的人的蘇維埃熱衷于以集體化的事物來給自家航母命名。
不過隨著蘇聯(lián)的解體,新生俄羅斯開始學習西方以人名為自己的航母命名。或許是出于對蘇聯(lián)時期的反感,獨聯(lián)體國家把蘇聯(lián)的航母名字改了個遍,例如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原名是里加號,后來才被改名為瓦良格號,就是以維京人中的瓦良格人(俄羅斯的祖先之一)的族群名字命名。除此之外還有巴庫變成了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第比利斯變成了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或許俄羅斯是想把蘇聯(lián)時期對這些英雄的虧欠一口氣全都補回來吧。
貴族氣息逼人的布列塔尼亞
英國有著自己的驕傲,除了將喜歡用人名取名的習慣遺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之外,英國人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套全球聞名的王室系統(tǒng)。英國海軍的每艘艦艇前面都有“HMS”的前綴,翻譯過來就是大不列顛國王(女王)陛下的戰(zhàn)艦。
同時,皇家艦隊作為世界第一海軍長達300年之久,其歷史之長冠絕全球,因此其命名航母級別的詞匯翻譯成中文就會顯得很“文言”例如卓越號(Excellence)和無敵號(Invincible)。
記住歷史的法國
作為北約數一數二的強國,和它的盟友一樣,法國也熱衷于使用名人的名字作為航母的命名。法國人的航母命名帶有其他北約國家所沒有的歷史感。如“迪克斯繆得號”“阿羅芒什號”都是以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重要戰(zhàn)役為命名的,50年代之后法國人開始以軍政首腦命名自己的航母,有意思的是依舊和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有關,如兩艘“克萊蒙梭”級航母“克萊蒙梭”號和“福煦”號,前者是一戰(zhàn)法國著名總理,后者則是一戰(zhàn)西線協(xié)約國最高統(tǒng)帥。至于后來的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相信各位都知道是誰了??磥矸▏朔浅?粗刈屍鋸氐资グ灾鞯匚坏膬纱问澜绱髴?zhàn)。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第一艘航母被命名為“遼寧號”,說明中國航母的命名規(guī)則很可能是以省名命名。
目前風傳最多的第二艘航母的可能名“山東”和“臺灣”也正是遵循這一原則。這與中國海軍驅逐艦命名使用省會城市名,護衛(wèi)艦命名使用地級市名正好形成了一個梯度的序列。但究竟是與不是,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