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
(遼寧中醫藥大學,沈陽 110032)
[摘 要] 遼寧省作為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不但能有效推進本省的經濟增長,更能有效的輻射周邊區域,形成經濟增長的合力,開啟東北經濟全面振興的新局面。本文深入分析了遼寧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優勢及機遇;指出了發展面臨的威脅及劣勢,以期為遼寧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遼寧;現代服務業;SWOT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65
[中圖分類號] F7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5- 0124- 03
1 前 言
現代服務業,相對于傳統服務業而言,是指在工業化程度較高的時期,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及管理能力的迅猛發展,信息化程度較高及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演進的必然趨勢。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由“工業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現代服務業所創造的產值不斷攀升,在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越來越大,并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推進了經濟結構的優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經濟社會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現代服務業相對于傳統服務業,能夠產生更大的帶動效應,對社會經濟發展形成推力,為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和平臺,共同發展,協同創新。
遼寧省作為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不但能有效推進本省的經濟增長,更能有力的拉動東北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發展,輻射周邊區域,形成經濟增長的合力,開啟東北經濟全面振興的新局面。遼寧省積極有效的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于本省調整經濟增長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勢必會扭轉遼寧經濟發展的劣勢,推進遼寧經濟的向前發展,進一步鞏固遼寧省作為東北三省經濟發展中心的主體地位。鑒于此,對遼寧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進行SWOT分析,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及現實意義。
2 遼寧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優勢
2.1 戰略區位優勢
遼寧省是東北地區僅有的沿海沿邊省份,地處東北區域最南端,瀕臨渤海與黃海,省內沿海城市眾多,港口分布密集,規模持續擴大,吞吐能力強,海、陸、空交通發達,公路密度領跑全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遼寧省是連通東北地區與關內的重要交通要塞,是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遼寧東南部與朝鮮接壤,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也是東北地區和內蒙古通向世界、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
2.2 產業集聚優勢
遼寧,全國最早的老工業基地,已經形成了以重工業、裝備制造業為主體,基礎發展完備的工業體系,為遼寧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傳統的老工業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平臺和基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為傳統工業升級改造提供了支撐。傳統工業與現代服務業兩者相互依存,協同發展。裝備制造等原有優勢產業在改造升級后煥發新的活力,并且隨著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升級,先進裝備制造業、新材料工業、生物醫藥產業等更加需要服務業的支撐與合作,各產業集聚之間的契合將大大加強。目前,遼寧已成為金融保險服務業、信息傳輸服務業、軟件業、服務外包業、生產研發服務業等高技術服務業的密集地區。
2.3 教育資源優勢
遼寧省已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面向 21 世紀的與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科類齊全的教育體系。截至2015年,全省有研究生培養機構45個,其中包括8個科研機構和37所普通高校。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16所,其中中央部委屬5所,省屬58所,市屬19所,民辦34所。2015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3.3萬人,其中招收博士生0.3萬人,招收碩士生3.0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27.4萬人。職業技能教育、高等教育與科研機構、社會及企業培訓機構 “三位一體”,為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人才的內生培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 遼寧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劣勢
3.1 現代服務業基礎薄弱
遼寧作為傳統的工業大省,長期以來,“重工業,輕服務業”的觀念根深蒂固,重工業、裝備制造業仍然是支撐省內經濟發展的主體,占據我省經濟生產總值的大部。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生產總值,較之國內經濟發達省份,明顯偏低,現代服務業在各行業的占比也較低。現代服務業在發展規模和質量上,顯得相對薄弱,與全省工業化、國際化的發展要求尚存差距。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低于全省工業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總體規模小,未形成有品牌的、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3.2 產業結構不合理,競爭力不強
依照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規律,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目標。依我省目前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是我省現代服務業中的主力軍,而知識密集型行業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數量少,并且所占的比重小。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部門仍處于發展的萌芽狀態,發展程度相對滯緩。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遼寧省的高技術服務業的良性競爭環境尚未形成,技術附加值偏低,競爭力較差,服務意識弱,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實力上都有很大差距。大多數高技術服務業仍以粗放式經營為主,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偏低,資產利用率不高,運行方式陳舊,管理落后,致使物流行業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快,經濟效益較低。
3.3 運行機制不合理
一些現代服務業尚未駛入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產業化軌道,極大的減弱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動力。在相當一部分大中型企業內部,福利型、事業型的服務部門還很多,這些部門的生存、發展主要依賴于政府各職能部門,因此,它們缺乏改革、變化的動力,原地停滯不前。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一些阻礙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機制和因素還大行其道,如果不從根本上消除這些不利因素,現代服務業就不能得到健康、高效、快速的發展。在盈利空間巨大的一些現代服務業行業中,政策性進入壁壘和壟斷現象較為普遍,各種社會資本難以進入市場,,嚴重抑制了現代服務業的健康、自由發展。這種不符合市場規律的運行機制,造成了價格高、質量差的供應局面,也抑制了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更阻斷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4 遼寧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機遇
4.1 國家政府部門高度重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大戰略思想,為我們正確認識面臨的新形勢、走對走實走好振興發展道路,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遼寧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隨著國家政策的頒布并實施,遼寧這塊遼闊的區域,緊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口號的吹響而再次蓬勃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一定給遼寧省帶來經濟上的又一個發展高峰。同時,遼寧省的現代服務業在經濟增長、政策刺激以及先天優越的條件下,必定會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遼寧省是國家“一帶一路”規劃中18個重要省區之一,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支撐,近年出臺的《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為遼寧再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遼寧已經形成了三大區域發展戰略。
4.2 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
國家新一輪東北地區全面振興戰略是我們信心之源、動力之源。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東北振興工作會議;國務院出臺了28號文件,提出近期支持東北振興的35項重大政策舉措,遼寧迎來了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遼寧對內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機。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前遼寧遇到的經濟下行壓力,既是新一輪振興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倒逼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的重大契機。十年振興發展,為轉型升級提供了扎實的物質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經驗。只要我們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好全國“兩會”目標任務,落實好國務院28號文件政策舉措,保持定力,沉著應對,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就一定能夠戰勝眼前困難,取得振興發展新成就。
5 遼寧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威脅
5.1 高端人才匱乏
遼寧雖然擁有較多的高校,每年培養、輸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但遼寧省地處我國東北部地區,緯度較高,氣候條件相對惡劣,加之,近年來,省內整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造成我省培養的高端專業技能人才的流失,也為我省吸納、引進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增加了阻力。大多數現代服務行業的發展基礎也需要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因此現代服務業對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說到底,是對高技術、高水平、高學歷、高能力人才的競爭。高技能人才的短缺與匱乏,是制約我省現代服務業前行的阻力。
5.2 創新能力不足
創新,是一切發展的靈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融合了信息技術、專業知識、高新技術能力的發展,現代服務業只有在發展的進程中不斷開拓創新,才能使現代服務業永葆前行的動力。創新能力的缺失與匱乏,無疑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阻力。對企業而言,缺乏創新能力,其所創造、設計的產品必然有缺失,不會在充滿競爭的市場里長久不衰,被市場淘汰。缺乏服務創新,必須會遭到顧客的遺棄。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的不足會阻礙遼寧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步伐。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必鋒,王厚雙.遼寧省生產性服務業的SWOT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3):73-77.
[2]王曉莉.遼寧省高技術服務業人才戰略SWOT分析[J].中國市場,2013(44):41-47.
[3]馬麗.遼寧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2.
[4]朱彩青.安徽省現代服務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