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巖
小學數學課堂的提問環節是課堂授課的基本內容,在數學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形式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同時,根據學生的反饋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改善自己的教學質量。目前,小學數學的提問環節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關于提問的題目的有效性、問題水平的高低、教師的提問技能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技巧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極為常見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理解狀況,教師根據學生的薄弱點有針對性的講解。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面對枯燥的公式、數字等似乎沒有生動的提問內容,數學教師也沒有重視這個提問環節,由于缺乏對數學提問教學的認可認識,使得小學數學教學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因此,為了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合理的運用提問技巧,熟練的掌握提問方式,協助教師完成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幼心智發展不成熟,在課堂上容易走神兒,失去注意力。面對枯燥的數學課程難免會出現溜號兒的情況發生。但是,小學生對具有活躍氣氛的課堂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盡可能多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多向學生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學生帶回到課堂的學習中。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專注力,引導學生鉆研思考問題,提高數學的學習水平。
(二)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
課堂提問是對已學或者正在學習的知識的深度理解,提問可以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思考問題的情境中去,通過思考將課本上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記憶,增強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就存在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這種互動具有局限性,只是停留在既有的課本知識上,而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沒有關系。因此,課堂提問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方便了解到學生的情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提問環節中去,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與教師和同學之間激烈的討論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缺乏價值
課堂提問的問題不具有針對性,要么過于簡單,要么過于困難。簡單的問題學生已經可以熟練掌握,反復的提問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好會浪費時間,降低教學效率。另外,過于困難的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負擔,晦澀難懂的概念無法消化吸收,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容易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和抵觸心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數學課程的學習。
(二)問題缺乏思維方式的培養
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的內容關系到學生的思維模式的培養情況。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模式,做到讓學生明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但是,多數教師提問的問題大部分是公式、定理等概念性的東西,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做出答復。缺乏對公式、定理等的由來方面內容的提問,學生不能從根本上理解數學原理的推導演進。因此,這種提問缺乏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不利于數學能力的提升。
(三)提問缺乏系統性
課堂提問是一個系統的教學內容,不是蜻蜓點水式的簡單提問。提問教學需要進行合理規劃和設計,針對課程內容設置合適的問題用以提問學生。課堂上適時的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提問,并在課后對所提問問題進行合理的評價,根據提問情況做出后續教學計劃的改善。目前的課堂提問,多數是隨時性的提問,缺乏系統性和深刻性,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沒有明顯的幫助。
(四)師生間主從關系顛倒
傳統的課堂教學大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在課堂上起著主導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課堂的提問同樣存在著這種現象,教師處于提問的主導地位,學生知識課堂上被隨時提問的作答者。這種提問方式沒有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互動和溝通的提問是片面的和有失重點的,如果沒有結合學生的難點、薄弱點開展提問活動,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這樣長期發展下去,學生會失去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率底下進而影響學習水平。
三、小學數學教師應掌握的提問技巧
(一)提問內容要與學生學習情況相結合
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將全部的知識點進行提問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課堂提問的內容不是簡單的內容記憶鞏固,也不是難點內容的深入剖析,而是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問。教師應該在提問的內容上進行慎重的選取,將重點和難點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和教師一起來了解問題并解決問題。不能簡單地讓學生記憶解題方法,而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提問的內容是具有針對性的,要能夠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引導學生鉆研問題并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數學是一門高度概括性和極具抽象性的科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促使下才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環節學生學習的緊張心情,慢慢地將學生帶入到數學情境中,充分的理解數學的魅力,才能夠輕松地接收數學,促進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堂提問要有系統性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應該摒棄原有的隨機性的簡單提問方式,嚴格按照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步驟去執行提問教學工作。提問內容要有計劃性,需要在課前進行規劃設計,課程進行的時候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挑選合適的問題向大家提問,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擴充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力。課后的總結評價是很重要的,可以讓教師了解課堂提問的效果,針對不足之處及時的改善并在下次課堂上將反饋結果和同學們討論,這樣能夠較為系統的完成課堂提問工作,也能讓學生通過提問快速的掌握數學知識。
(四)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要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開展,提問的內容也應該由簡到難、由淺入深,提問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提問的內容不能是簡單的記憶性的概念問題,也不是很難理解的數學難點,應該是二者的結合,并有一定的順序性。在提問的時候,教師也應該注意提問的方式和技巧。例如,對于幾個容易混淆的概念,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較然后得出不同之處,這樣進行提問能夠讓學生理清思路,增強記憶能力。同時,教師的提問要抓住學生的困惑時機,針對當時的難點問題進行發問,能夠快速地解決學生的難點,保證提問的高效性。
四、結語
總之,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提高提問教學的技巧,系統科學的進行提問,將重難點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明貴.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122-123.
[2]張娜.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J].學周刊,2014,(30):224-225.
[3]李麗.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5):117.
[4]李秀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反思[J].現代閱讀,2013,(2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