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遲 宋丹丹
(沈陽建筑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
·裝飾與裝潢·
室內裝飾材料應用語言研究
孫 遲 宋丹丹
(沈陽建筑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結合建筑室內設計發展演變的特點,從室內裝飾材料的造型、顏色、質感三個角度,闡述了室內裝飾材料在建筑空間藝術設計中的語言表達方式,有利于營造出獨特的空間環境。
建筑空間,室內設計,裝飾材料,藝術文化
在建筑空間這一舞臺中,各個材料演繹、組織、編排的劇場,配合材料造型、顏色和動態人,形成了空間的藝術。
建筑室內設計是依附于建筑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設計師根據使用者和環境訴求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創造的結果,本身已經成為相對獨立的體系。隨著近幾年室內設計獨立的發展演變,設計師過于重視室內空間的特征和變化立新,而室內環境表現的一磚一瓦都孕育著文化與情感的表達,任何一種圖案、形式的塑造都表達著環境的語言訴說,材料的一呼一吸都綻放著環境的動態與活力。因此,室內材料的應用和組織不能獨立于設計方案完成基礎上的后期附加,使材料的價值淪為虛偽的貼面,嬌柔造作的炫耀著新的流行形式,而應將建筑室內空間中的材料表現深入挖掘,在建造中注入“詩意”,形成“詩意的建造”、顯性的環境藝術。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室內設計的表現離不開材料的應用,它是室內設計最終效果呈現的重要元素,也是室內設計藝術表達的載體,無論是環境的空間形式、色彩,還是雕鏤鑲刻的裝飾圖案無一不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材料來體現設計師的設計意向,反映時代特色。總的來看,其環境效果一方面是通過材料自身的形態、顏色、質感、肌理等藝術性和物理化學性質,來表達設計情感。另一方面是利用藝術手段對不同或同種材料的特色組合,利用組合形式、光影,空間色彩調節等手段來營造空間藝術。因此,材料之“形”的高效運用往往形成空間之“勢”、材料之“色”往往增添空間之“趣”、材料之“質”往往注入空間之“韻”賦予環境以美的語言,帶給人獨特的空間體驗。
2.1 材料之“形”與空間之“勢”
造型的形式,某物的樣子和構造。王先謙集解:“無形之形可以造眾形。”“造材料之形”形成空間形式。每種材料都具有自身獨特的形態和文化意義,正確把握其特征合理運用材料造形出符合空間特點的裝飾藝術。這里的“造形”,一方面指單體材料組織的造型特點,另一方面指各材料之間相互配合和組織形成的空間界面或材料造形?!靶问健?,一方面指單體材料組織成的新物體形式,往往是空間中的界面或核心造型物;另一方面,指空間中材料的組織以及光、顏色、布局等空間元素統一配合下的空間形式。
每種建筑裝飾材料擁有自身獨特的形態(形狀和狀態),即材料之“形”,磚、石、木為硬質固材,其基本形態多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在此基礎上,作為裝飾構件的主材,基本單元體從二維平面來說,可以是三角形,圓形,菱形,多邊形,圖形,鏤空圖體等等,無限可能性;如圖1所示,磚的界面組織中,二維平面角度,利用磚的不同形狀,形成富有設計感的界面形式。從三維空間視角來看,其基本單元體可以是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錐體、橢圓體、瓶體、漏斗體等等。如圖2所示,利用三維長方體磚形和二維長方形磚設計組織成立體動態的裝飾墻面。如何造材料之型,此“型”為材料原始單元“形”基礎上的人為目的性的加工后的“型”,是形成裝飾界面或空間形式的基本單元。對于材料的應用和組織,需要考慮建筑空間性質,空間尺度,布局、光照、顏色等因素,運用形式美法則對材料進行組織和設計。以磚為例,其組織原理為“單元演變之理:一方面在于單元自身——道的變化,另一方面在于單元與單元之間關系——理的變化。反映這種基本關系的話,其實就是類似磚與縫的關系,如果說磚代表的是基本單元,而縫代表的是連接關系,而縱觀所有的變化,其實都是通過這兩個基本關系變化的重復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對于材料的創新組織,一方面在單元材料本身的變化與創意,即對材料之“型”的創新設計,另一方面在單元材料之間相連接的(縫)方式的變化。如圖3所示,界面運用空心磚的截面作為組織的基本單元,不規則的排布形成裝飾墻面,其創新之處是對于單元材料的獨特選擇,利用空心磚的孔,形成鏤空效果,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形成別具一格的裝飾效果。如圖4所示,是運用磚與磚之間縫的關系的變化,形成富有韻律的界面藝術。建筑室內材料裝飾中的“道”與“理”的創新變化,就形成了建筑空間中的“勢”,運用何“道”何“理”則要根據設計師對空間之“勢”的認知和把握,也就是說室內設計中的每個建筑空間中,對于藝術文化的表現訴求都有差異,需要把握室內空間的文化需求去把握空間之“勢”,并以此為目的具體設計材料之“型”和變化之“理”。

2.2 材料之“色”和空間之“趣”
色彩是大自然賦予萬物的詩意,如一部浪漫的詩,為一切事物增添了一層美好神秘的語言。在人與物互動的過程中,直抵人們的心靈深處,激發那抹情緒,那份心境。材料之“色”,即材料本身所呈現的色彩狀態和二次加工施彩作用后的色彩呈現。不同的材料往往有不同的色彩屬性,同樣的材料也有不同的顏色分類。對比材料與色彩的關系大體有同質異色、異質同色、異質異色三種情況。裝飾材料是室內空間環境營造的物質基礎單元,作為室內裝飾界面的物質單元體,其本身的視覺藝術性將直接影響界面和空間環境的藝術氛圍和視覺效果。色彩是材料本體視覺藝術特性中對人影響最為強烈的材料屬性,對于材料性格的普遍感覺往往也是通過材料的色彩為主要判斷因素。因此,在室內環境設計中,對材料的選擇和應用要重視其材料本身的顏色特點,利用合理的設計手法。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的顏色優勢,表達空間環境的性格訴求,打造富有詩意趣味的空間環境。

在空間環境中,裝飾材料之“色”是空間環境色彩的主角,擔任著整個環境視覺色彩搭配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材料色彩的選擇、搭配決定著空間環境視覺的藝術性。不同的色彩搭配形成不同的空間趣味,如白色和藍色為主調的空間給人以浪漫,憂郁的美感;木色黃與灰色金屬、不銹鋼的搭配給人以品質,舒適輕奢華的舒適感,白色理石和其他白色材料的搭配給人以清朗、簡約、性冷淡的個性等等。對材料色的個性應用和不同搭配形成別具一格的空間之“趣”。
2.3 材料之“質”和空間之“韻”
質感是浪漫自然撫摸過的痕跡,是回憶的憂傷,是真實存在的印證,摹寫著自然訴說的詩意,觸碰心靈時留下的感覺。是材料客觀表面形式、肌理上升到主觀能動性的刺激所產生的感覺。其刺激方式主要通過視覺刺激和觸覺刺激,其通過觸摸感知到的信息和感覺在人腦記憶中保持時間較長,也就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質感是大多數材料都具有的獨特屬性,且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感屬性,其材料與質感的相互關系可分為同材異質、異材同質、異材異質三類。材料質感的形成主要分為自然肌理與質感、人工合成的肌理和質感。環境中各材料的質感組合就形成了空間的質感,影響人的體驗感??臻g中,不同的材料質感組合形成不同的空間體驗感,也就是說室內空間的內表飾面材料自身的質感往往賦予空間環境獨特的魅力和韻味。如木材料的紋理和質感往往給空間帶來自然、質樸的韻味,光滑的理石飾面往往給空間以簡約奢華的空間韻味。對于材料質感的合理應用和組織會對空間環境的意韻產生重要的影響。
對于建筑室內設計來說,無論是理論研究創作還是工程實踐,材料表現策略的挖掘和探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材料宣揚傳承,新材料不斷革新的今天,材料的特性與組織應用研究變得更加重要。在建筑室內設計中的材料應用和組織要關注和反思材料本體元素的可能性和表現性,巧妙設計,充分發揮其本色之美,在此基礎上要謹遵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原則進行設計引導和評估,充分把握和利用材料的特性和藝術特征,結合室內光、顏色、形式、人等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互為襯托,形成完整統一、豐富變化的室內空間環境。
[1] 環境藝術設計·材料結構與應用[M].何新聞,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 李硯祖,王春雨.室內設計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3] 孫寶亮.磚建筑語言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建筑學學位論文,2013.
[4] 產斯友.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現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
[5] 李睿卿.磚的模式語言[D].北京:清華大學建筑學專業學術論文,2013.
Research on applied language of indoor decorative materials
Sun Chi Song Dandan
(CollegeofDesignandArt,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henyang110168,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indoor design evolution in building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means of the indoor decorative materials in architectural spatial artistic design from the styles, colors, and textures of the indoor decorative materials, so it is favorable for establishing the unique space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space, indoor design, decorative material, artistic culture
1009-6825(2017)14-0223-03
2017-03-05
孫 遲(1962- ),女,教授; 宋丹丹(1991- ),女,在讀碩士
TU238.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