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李娜,郭紅月,張揚,鐘寶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101)
馬鈴薯顆粒粉真空冷凍干燥工藝研究
楊婷,李娜,郭紅月,張揚,鐘寶*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101)
以新鮮馬鈴薯為原料,制作馬鈴薯顆粒粉,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利用響應面對凍干條件進行優化,結果表明:預冷凍時間為2.5h,擱板溫度為50℃,裝料量1.4kg,對應的凍干時間為4.41h時成品品質最佳。
馬鈴薯;顆粒粉;真空冷凍干燥;響應面
馬鈴薯(Solanumtuberosum)屬茄科(Solanaceae),又名“土豆”。果實呈圓、橢圓等形狀,外皮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3種。馬鈴薯的營養價值較高,其中球蛋白占總蛋白含量的2/3,此外,馬鈴薯中所含的半纖維素,能增加腸道的蠕動次數,具有保健抗癌作用[1-2]。2015年初我國開始實施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所謂馬鈴薯主糧化,是將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產品,實現馬鈴薯由副食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產品向產業化系列制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使其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3-8]。馬鈴薯顆粒粉是利用新鮮的馬鈴薯經過切片、蒸煮、干燥、粉碎制成的[9-10]。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簡稱:凍干):是指將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質,先進行降溫凍結成固體形態,再利用真空條件使原料中的水蒸汽直接升華散發出來,而原料本身保留在冰架中。經過此種工藝干燥的產品,干燥后形狀、體積不變,同時整個干燥過程是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料的營養成分,是近些年來新興的食品高新技術之一[11-15]。
以吉林地區種植的新鮮馬鈴薯為原料,利用凍干技術,制作馬鈴薯顆粒粉,將馬鈴薯深加工與食品高新技術結合,使其成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馬鈴薯原有的特性。
1.1 材料
新鮮馬鈴薯:吉林市農貿市場。
1.2 儀器與設備
MZ30中藥粉粹機:青島邁科隆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FA1004電子天平:沈陽瑞豐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LG-0.2真空冷凍干燥機:沈陽航天新陽速凍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WI83805共晶點測試儀:東西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Midea微波爐: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 工藝流程
新鮮馬鈴薯→去皮、清洗→切片→熟制→冷卻→預冷凍→真空冷凍干燥→磨粉→過篩→包裝→成品
1.4 操作要點
選擇新鮮馬鈴薯,去皮、清洗后切成5 mm厚的片,平鋪在盤中,用保鮮膜封蓋,放入微波爐中加熱2 min,冷卻待用;將熟制的馬鈴薯平鋪至干燥盤上,在-35℃的條件下進行預冷凍,之后調節真空倉壓力為50 Pa的條件下,進行凍干。
1.5 試驗設計
1.5.1 單因素試驗
在預凍時間為2.5 h,擱板溫度為50℃的條件下,分別選取裝料量為1、1.2、1.4、1.6、1.8 kg,考察裝料量對凍干時間的影響。
在預凍時間為2.5 h,裝料量為1.4 kg的條件下,分別選取擱板溫度為40、45、50、55、60℃,考察擱板溫度對凍干時間的影響。
在擱板溫度為50℃,裝料量為1.4 kg的條件下,分別選取預凍時間為1.5、2、2.5、3、3.5 h,考察預凍時間對凍干時間的影響。
1.5.2 響應面分析
以預凍時間(A)、擱板溫度(B)、裝料量(C)為因素,以凍干所需要的時間為響應值(R1),進行響應面分析,每一組試驗設計兩個重復,計算其平均值。使用輔助軟件Design-Expert 8.0.6,進行隨機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for respone surface methodology
2.1 預凍時間對凍干時間的影響
在擱板溫度為50℃,裝料量為1.4 kg的條件下,分別選取1.5、2、2.5、3、3.5 h,進行預凍,考察預凍時間對凍干時間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預冷凍時間對真空冷凍干燥時間的影響Fig.1 Effect of pre freezing time on for freeze-drying time
由圖1可知,預凍時間過短,物料凍結不徹底,存在液體水,液體水在干燥時會迅速蒸發,在真空條件下會形成氣泡,打破平衡的升華通道,進而影響凍干時間,預凍時間過長,增加制冷和負荷,耗能大,影響凍干時間。預冷凍時間適中時,物料凍得越透,分子的流動性極小,能夠保持物料的穩定,因此選擇預冷凍時間為2 h~3 h時進行試驗。
2.2 擱板溫度對凍干時間的影響
在預冷凍時間為2.5 h,裝料量為1.4 kg的條件下,分別選取擱板溫度為40、45、50、55、60℃,考察擱板溫度對凍干時間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擱板溫度對真空冷凍干燥時間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aphragm temperature on for freeze-drying time
由2可知,當擱板溫度較低時,固體水的升華受阻,使凍干時間延長,當擱板溫度過高時,由于超過共熔點溫度,結晶水融化,干燥后物料結塊變形收縮,與干燥盤接觸面積變小,導致傳熱受阻,干燥時間延長,擱板溫度適當時,物料升華界面溫度逐漸升高,熱通量增加,從而傳質推動力增大,所以水蒸氣逸出速度變快,干燥速率增加,物料干燥的時間縮短,因此選擇擱板溫度為45℃~55℃時進行試驗。
2.3 裝料量對凍干時間的影響
在預冷凍時間為2.5 h,擱板溫度為50℃的條件下,分別選取裝料量為1、1.2、1.4、1.6、1.8 kg,考察裝料量對凍干時間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裝料量對真空冷凍干燥時間的影響Fig.3 Effect of loading on the for freeze-drying time
由圖3可知,裝料量較少時,雖然凍干所用時間較少,但是生產效率及設備的利用率會降低,使得干燥速率下降,裝料量過多時,凍干所需的時間延長,并且裝料過多時,成品品質稍差,因此綜合分析,選擇裝料量為1.2 kg~1.6 kg時進行試驗。
2.4 響應面工藝優化
2.4.1 響應面分析試驗設計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進行響應面分析,使用輔助軟件Design-Expert8.0.6,進行隨機試驗。安排17組處理組合,分別考察預凍時間/h(A),擱板溫度/℃(B),裝料量/kg(C),對凍干時間R1值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 響應面試驗設計與結果Table 2 Composite design arrange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續表2 響應面試驗設計與結果Continue table 2 Composite design arrange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2.4.2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
采用Design-Expert8.0.6軟件對多元回歸模型擬合、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得到初步回歸方程模型為:
R1=+4.44-0.29A+0.14B+0.21C+0.063AB+0.025AC+ 0.025BC+0.26A2+0.35B2-4.75×10-3C2。對該模型進行顯著性檢驗,可得到方差分析見表3,模型的可信度分析見表4。

表3 回歸方程ANOVA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fitted quadratic regression equation

表4 回歸模型的可信度分析Table 4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ed regression model
由表3、表4可知,模型的P值<0.000 1,說明該模型極顯著,回歸模型設計與實際測定值能夠最大限度的擬合,試驗誤差較小,因此,可以用該回歸方程代替試驗真實值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到R2=99.02%,預測值與實測值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性,說明該方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回歸模型中,一次項中B、C,二次項中A2、B2均表現出了極顯著水平;二次項AB表現出顯著水平。
2.4.3 各因素間交互作用對真空冷凍干燥時間的影響分析
在回歸模型方差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利用軟件做預冷凍時間、擱板溫度、裝料量的等高線圖和響應面圖,結果見圖4。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利用響應面對凍干條件進行優化,由回歸方程可知最佳組合為:預冷凍時間2.5 h,擱板溫度50℃,裝料量1.4 kg。對應的凍干時間為4.41 h,與理論預測值較接近,表明響應面得到的數學模型是可靠的,具有實用價值。

圖4 預冷凍時間、擱板溫度、裝料量對凍干影響的等高線和響應面圖Fig.4 Response surface plots and contour line of effect of pre freezing time and diaphragm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3.1 討論
1)為保證顆粒粉的色澤,選料時應選擇白色肉質的馬鈴薯。
2)采用微波方式熟制馬鈴薯,與其他熟制方法相比,微波熟制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馬鈴薯內的水分,同時可以縮短熟制時間。
3.2 結論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利用響應面對凍干條件進行了優化,由回歸方程可知最佳組合為:預冷凍時間2.5 h,擱板溫度50℃,裝料量1.4 kg。對應的凍干時間為4.41 h。
[1]楊妍.馬鈴薯泥品質影響因素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7
[2]肖蓮榮.馬鈴薯顆粒全粉加工新工藝及擠壓膨化食品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5:12
[3]盧肖平.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意義、瓶頸與政策建議[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7
[4]賀小賢,孫福林,劉苗苗,等.馬鈴薯淀粉產衣康酸發酵培養基的優化[J].中國釀造,2012,31(3):80-83
[5]劉竟峰,陸鵬,張喻.馬鈴薯全粉對面粉糊化特性及饅頭品質的影響[J].中國釀造,2016,2(2):97-100
[6]蔣小靜.木薯全粉加工及其特性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 2010
[7]郝琴,王金剛.馬鈴薯深加工系列產品生產工藝綜述[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1,18(5):12-14
[8]周清貞.馬鈴薯全粉的制備及其應用的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0:3
[9]崔璐璐.紫馬鈴薯全粉加工技術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4(5):221-228
[10]李富麗.淺議馬鈴薯全粉[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1):133-134
[11]郭樹國.人參真空冷凍干燥工藝參數試驗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12
[12]孫慧.汪敏.朱兆娜,等.提高凍干山藥片品質的工藝優化[J].食品科學,2011(10):92-96
[13]王偉.真空冷凍干燥草茍粉工藝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 2007
[14]劉春暉.響應面法對黑棗真空冷凍干燥時間工藝的優化[J].食品工業,2015(3):199-202
[15]王翠媛.一種傳統中藥凍干粉的研制[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5
Study on Techology for Freeze-drying of Potato Granule Powder
YANG Ting,LI Na,GUO Hong-yue,ZHANG Yang,ZHONG Bao*
(School of Food Technology,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Jilin 132101,Jilin,China)
Used with potato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potato granule powder.According to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optimization of freeze-drying conditions using response.The results showed:pre freezing time 2.5 h,diaphragm temperature 50℃,loading on 1.4 kg,corresponding for freeze-drying time 4.41 h,best quality.
potato;granule powder;techology paiameters for freeze-drying;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10.3969/j.issn.1005-6521.2017.12.020
2016-09-28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吉農院合字[2016]第038號)
楊婷(1993—),女(漢),在讀學士,研究方向:農產品加工。
*通信作者:鐘寶(1987—),男,碩士,研究方向:農產品加工及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