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工委工作掠影
云南省關工委圍繞青少年實際所需開展的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新成效,“關愛幫扶”延伸到各州市。
以全省關工委建立的留守兒童之家為例,到2016年7月,已發展到630所,有37.8萬兒童從中受益。
2015年,各級政府下撥的救助項目資金達500多萬元,企業、社會募集的救助資金達2.25億元,受助貧困學生達24.19萬人;在臨滄、普洱、保山、大理等7個州市334所中小學校實施了春苗營養廚房項目;由省關工委牽頭,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單位捐資在全省貧困青少年中實施了脊柱側凸支具免費矯治公益項目,為16個州市近300名患者實施了矯治。
同時,省關工委將加強農村思想道德教育、幫助農村發展產業、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列為幫扶重點,通過聯合開辦青年科技文化學校,建立農村示范點671個,其中有的示范點人均純收入超萬元,一些優秀青年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在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方面,省關工委把“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貫穿于教育的每個環節,組織邊疆民族地區教師到北京參觀學習,接受培訓。開展發展民族經濟、民族教育文化活動,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開設“雙語”教學班,將邊疆、民族、貧困地區青少年的動態管理和幫扶做到實處。
去年以來,貴州省各級關工委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盡心盡力為青少年辦好事實事,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2015年,省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00萬元,帶動各地捐贈款物6000多萬元,幫扶困難學生20萬余人次,其中80%用于幫扶留守兒童。
去年5月27日,省關工委、省文明辦、省教育廳關工委等部門組成全省關心下一代慰問團,與石阡縣關工委、愛心企業等來到石阡縣甘溪仡佬族侗族鄉,共同向甘溪小學捐贈35.5萬元及1萬元文體用品,幫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幫扶在校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這項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中小學校開展的活動,已經持續10年有余。
各級關工委與文明辦、共青團、婦聯等部門聯手搭臺唱戲,把中央、省委的重大方針政策等重要教育內容,采取宣講、征文、演講等形式,融入“三愛一踐行”“老少共筑中國夢”“祖國好·家鄉美”等活動中,教育入腦入心。
據統計,全省2000多個報告團(組)萬名“五老”報告員,先后共開展主題教育宣講活動1.3萬余場次,受教育青少年達400多萬人次。
1500多個幫教小組堅持到未管所或特殊學校開展慰問,結對幫教失足青少年5000余人次。
2500余名“五老”網吧監督員,積極參與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4月11日,甘肅省第一所“校園開心農場”,在成縣陳院初中示范點舉行揭牌儀式。
省委老干局副局長、省關工委副主任吳萍介紹,近年來,甘肅省關工委積極引進了“春苗營養計劃”“朝陽衛生室”“一顆雞蛋工程”等項目,組織實施了“雙千工程”“孤殘青少年特別關愛行動”等活動。2011年至今,省關工委累計爭取和投入項目資金5300余萬元,全省關工系統籌措資金1.56億元,關愛留守兒童61.29萬人次,扶助貧困學生40.07萬人次,受益青少年達到160多萬人次。其中隴南市是全省唯一一個各縣區都有項目實施的市州,目前,有43所“朝陽衛生室”落戶隴南市,發揮了積極作用。
“校園開心農場”項目依托“春苗營養計劃”,在學校因地制宜開辟農場,由各班級認領“責任田”,利用課余時間,由學校老師、志愿者和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成管理隊伍,依據學生飲食習慣和營養搭配需要,確定種植果蔬的種類,組織學生進行日常栽種及養護,果蔬成熟后作為綠色食材再供應給學校廚房,讓孩子們在親近泥土的過程中,感受耕種的艱辛,感知食材的來之不易,體驗自力更生的快樂。

春苗足球隊
甘肅省關工委牽線搭橋,聯系安利甘肅分公司,將榆中縣中連川小學足球隊冠名為“春苗足球隊”,并為孩子們提供11萬元訓練比賽資金,幫助他們放飛足球夢想。在各方的關心幫助下,“春苗足球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15年和2016年,在兩次赴英球員集訓選拔賽中,共有4位小隊員順利入選,遠赴英國布魯克豪斯體育學院進行短期集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