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養育”還對嗎?

參觀過現代化農業基地的人,可能都會對自然種植起過疑心。你吃的菜可能是通過照藍光、紅光長大的,植物根植于泥土的概念也可能被推翻,大型追光機可以帶著成千上萬盆的植物追光生長……
回想我們一直倡導的“自然養育”,還算數不?但其實,自然養育和野蠻養育是兩回事!
野蠻生長的稻子確實沒有經過代代改良后的稻種成熟之后的收獲多;如果任由蔬菜恣意生長,蟲害將讓你目瞪口呆。可見,任何時候,“野蠻”和“放任”都不是最好的選擇。想有好的成果,需要干預。
但是,再高科技的農業,也不能讓植物改變本來的樣子:不同的種子要長出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長周期。現代科技農業在做的,是用技術讓植物得到的所需更充分,即使外界環境改變和惡劣,也一樣可以茁壯成長。
所以,我們提及的“自然養育”,其實也是在說一個根本的養育道理:每個孩子不一樣,尊重孩子本身最重要。在尊重兒童發展普遍規律和每一個孩子自身發展特性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的養育方案,有效地支持孩子的成長,甚至也要干預,讓這個世界再怎么快速發展和天翻地覆地變化,孩子依然有那些可以從容應對一切的能量。
一些父母讓孩子像自己小時候那樣野蠻生長,覺得自由自在最重要,毫無約束和要求,自己甚至都抵制一切新鮮事物的學習和成長;有些父母則焦慮地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希望成長,比如必須進入名牌大學。為了目標,孩子的感受和痛苦可以全被忽略。
請當心,這兩類父母可能都是“禍害”。當然,我相信即使是“禍害”父母的內心,也有一顆“為孩子好”的炙熱之心。但這樣的“為孩子好”,就像這次“特別策劃”欄目中專家講的那樣:“我們根本無法預料未來還會發生什么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幾乎沒有應對信息化社會生存的經驗。”“用過去和現在的理念,去培養一個生活在未來的孩子,也許不夠,也許還是錯的!”
是的,每個孩子在未來得到他認可成功可能不一樣。你是否知道甚至有個職業叫“網游解說”?也就是說玩網游玩到極致,一樣可以有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喜歡做飯、做手工、繪畫、化妝……都可以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大咖,創一份不按牌理出牌的奇怪的業。
這個世界汲取知識的方式也變得不一樣了。世界名牌大學的“圍墻”早已拆掉,你可以在網絡上找到無數精彩的公開課,學習到一切你想學的知識,只要你想。
每個人的成功也有“時差”,就像最近朋友圈里在傳播的那首歌詞:“紐約時間比加州早三個小時,但不意味著加州變得很慢。”“奧巴馬55歲退休,特朗普70歲才開始總統生涯。”
可怕的改變,還是可愛的改變,無論于你,還是于孩子的未來,都在于你能否領悟到“自然養育”的精髓,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養育技術,養出一個在什么時代都能過得挺好的娃。

和我聊天:fmbdkitchen@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