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掌握搭配的方法,體會有序思考的價值。
2.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連一連、寫一寫、拉一拉等活動探索搭配的方法與結果,體驗分類、分步計數及數形結合的方法。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感受符號化思想。
教學重、難點: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體會有序思考的價值。能夠有序地進行搭配,用適當的方法表達出搭配的過程與結果。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教具、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大家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穿衣動作。)
師:今天早上,老師看著衣柜里的衣服,遇到了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你們猜一猜,是什么問題呢?
師:你們怎么猜到的?
生:看大屏幕。
師:哦,原來是它暴露了玄機。你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確實勝人一籌。回答正確,就是衣服的搭配問題。(板書:搭配問題。)
二、研究問題,感悟有序,體會符號思想
師:你們愿意幫助老師搭配一下嗎?讓老師穿起來更漂亮!
師:謝謝同學們,我就知道你們一定會幫我的,我準備好了。(師胡亂貼圖片。)這件是……這件是……一共有幾件?
生:5件。
師:貼得有點亂,你們有什么辦法讓它們變得更有條理呢?
生:分類。
師:你真棒,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師:怎么分?(生匯報。)
師:你真厲害,為同學們的下一步學習掃清了障礙。
師:現在就請小組合作,用你們手中的學具搭配一下。動手之前請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傾聽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出示活動要求,師讀。)聽清楚了嗎?
(師巡視,找兩組學生板演。)
師:時間到,快坐好。老師剛剛下去看了一圈,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
師:來,你們說一說,一共找到了多少種搭配方法。
生:6種。
師:還有沒有了?
生:沒有了。
師:也就是說沒落下。非常好,搭配問題的原則之一就是不落下。(板書:不落下。)我可不可以再搭配第7種,第8種呢?(邊問邊貼。)可以嗎?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不可以?
生:重復了。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師:回答正確,搭配問題原則之二就是不重復。(板書:不重復。)
師:由于你們的團結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恭喜你們。
師:我們再來看黑板。為什么這樣搭配既快又全?你們發現什么竅門了嗎?
生:有規律、有順序……
師:你們真有一雙慧眼啊,讓老師佩服。搭配問題的原則之三就是有序。(板書:有序。)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黑板。(指著6套搭配的圖片。)有什么辦法使它們看起來更簡潔?(問的時候,比畫著重復部分的衣服進行引導。)
師:誰想到了?
生:可以拿掉兩件,剩一件就可以了。
師:大家也是這樣想的嗎?
師:你可真了不起,善于發現問題,更善于解決問題,請坐。
師:這樣擺放之后,我們還可以給它連線,就更簡潔、清楚了。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名同學的搭配方法,你自己說一說。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搭配的?
生:連線。
師:你找到幾種搭配方法?
…………
師:你還有什么補充嗎?
生:有落下的或者重復的。
師:那你能補充完整嗎?(生匯報。)
師:這次可以了嗎?
生:可以了。
師:你真是個善于反思的好孩子,請坐。
師:現在請同學們比較黑板上的這兩種搭配方法,說說你們喜歡用哪種方法記錄,說明理由。(生匯報。)
師:我也喜歡這種方法,(圖形+連線。)比較簡單。
師:我們學習數學就是為了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在巡視中發現,有的小組同學記錄的方法更加簡單、清楚。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師:老師發現有的小組沒有記錄完,我再給大家1分鐘的時間,把小組的記錄方法整理一下。
師:時間到,哪個小組想展示一下?請派代表送到老師這里。
師:現在開始展示,輪到哪個小組就請哪一組代表發言說說你們記錄的方法。(注意展示順序:文字——圖形——數字——字母。)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河松小學的學生記錄的方法。(出示。)你們誰讀懂了他的方法?
(生匯報: A1代表上……B1代表下……)
師:他的記錄方法和我們同學的記錄方法比較,有什么特點?
(生匯報: A都代表上,B都代表下,用數字表示有幾件。)
師:是的,他的方法更加簡化了,也更清晰,還體現了我們的數學思想:分類或者歸類——
師:你們小組的同學真是太聰明了,數學家總結出來的知識都被你們總結出來了,此處應該有掌聲。
師:老師這里還有類似的方法,我們欣賞一下。(出示幻燈片。)
師:剛才通過小組的合作,我們找出了不同的記錄方法,而且還各有優點,有的方法連老師都沒有想到。老師相信你們只要一直這樣勇于創新,善于思考,在數學方面一定會有突出成績。
三、鞏固練習,應用方法
師:老師穿的搭配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辛苦同學們,再幫老師搭配一下吃的,好嗎?(出示圖片。)
師:謝謝同學們,這是老師的早餐,都有哪些食品?(生齊讀。)
師:我們就先來分分類,可以分幾類?
生:兩類,一類是飲品,一類是面點。
師:搭配之前請注意——齊讀小精靈的話(幻燈片),現在請用最快捷、最簡單,又清晰的方法記錄出來。開始。(計時1分鐘,師巡視。)
師:誰來說?你來說。
(生匯報同時出示幻燈片。)
師:你的思路清晰流暢,說得好,請回去。
師:同學們幫助老師解決了兩個大問題,吃、穿。辛苦了同學們。現在讓我們輕松一下,活動活動小手指,請拿出學具,同桌合作,抽一抽、拉一拉,看看可以組成哪些兩位數。一人操作一人記錄,看看哪桌完成得又快又好。開始。(計時1分鐘。)
師:時間到,誰想說一說?來,你們這桌開始。(生匯報。)
師:他們合作得好不好?
師:你們都是這樣記錄的嗎?
師:你們兩個可真棒,既分工明確,又善于合作,非常有團隊精神,同學們用掌聲歡送他們回到座位。
師:這節課,同學們上得開心嗎?
…………
師:我們今天開心之余還學到了有關搭配的知識。請再幫我一個忙,把老師從這里回到河松小學的路線搭配出來,這次可有點難哦,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師:好,有勇氣。請看大屏幕。(出示幻燈片。)
師:齊讀要求。
師:請你們快速找出老師有幾條回程路線,可以小組合作,開始。(師巡視時找出做法正確的。)
師:誰來說一說?(生匯報:用什么方法、搭配過程、共有幾條。)
師:你們也是9條嗎?
師:只是記錄方法不同是嗎?
師:謝謝孩子們的幫助。
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走路一樣,有好多條,只要你們走對了,找到了捷徑,解決了問題,你們就是成功的。(扶著孩子的肩膀)謝謝你,老師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你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師:回到河松小學以后,我會想你們的,你們會想我嗎?
師:為了一解我們的相思之苦,我想請幾名同學合影留念,好嗎?
師:哦——這么多同學都想來,可我們的時間和場地都有限,老師就找幾名同學吧,剩下的孩子們也別急,課后我們再合影,好嗎?
師:請我們的班長和你們4個到前面來。
師:(思考狀)我先和誰照,再和誰照呢?咦——同學們,這里面也蘊含了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搭配問題。
師:如果我每次和一名同學合影,班長也每次和一名同學合影,注意,我和班長先不照,一共要拍幾張照片?搶答。
生:8張。
師:再加上我和班長的呢?
生:9張。
師:你們真是太聰明了,學以致用,還用得如此得心應手。現在我們拍照了。謝謝所有的同學。
四、全課總結
師:孩子們,這節課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節課中,通過我們活動和思考,解決了生活中的搭配問題。數學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在身邊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
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本節課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并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滲透數學思想。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
在教材中,例2編排的是服裝搭配,屬于組合內容,在練習中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題的鞏固性練習。備課時,我對例題的素材進行反復的思考,并且參考了相關的案例設計,創設了 “衣服搭配——早餐搭配——數字搭配——線路圖”一系列活動。學生學得有趣,每一項活動都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的,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環節巧妙設計,滲透數學符號思想。
本節課的4個教學素材的選擇是經過精心考慮的,每個素材都承載著不同的教育教學價值,數學思想分層次、分步驟地借助素材的探討進行滲透。比如在服裝搭配這一環節,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有序思考,使學生明白怎樣找出一種既不重復又不遺漏的搭配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讓學生借助學具、用連線的方法、用文字書寫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這樣使學生的思維由具體過渡到抽象,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同時,達到思維的訓練。本環節的重點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個性化、簡潔化的表示方法,使學生明白各種不同的搭配可以用簡單的數字、字母、符號表示出來。
3.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具體體現。
在尋找搭配方法時,我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探索搭配的規律和方法,在反饋交流中找到搭配的過程中怎樣避免重復和遺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順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復、不遺漏,體驗搭配的有序性。在探索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探究開拓的意識。
本節課的不足:搭配問題的探討要將數學性與現實性結合起來考慮;探討的深度不夠;課堂語言不夠精練等。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后匯報展示做得不夠好,應先叫研究不到位的組來展示匯報,再叫搭配有序的、速度快的組來匯報展示。這樣使其他組反思自己的不足,進而思考完善本組的做法。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市河松小學 )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