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銀來
摘 要:通過藥效試驗,10%高效氯氟氰菊酯對菜青蟲的防治效果較好,1hm2用藥量165mL時就可以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甘藍;菜青蟲;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1-0090-02
1 試驗目的
了解陜西省蒲城美爾果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對菜青蟲的防治效果,探討常規條件下1hm2的適合使用劑量。
2 試驗條件
2.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試驗對象:菜青蟲。試驗作物:甘藍,品種:京豐1號。
2.2 環境或設施栽培條件 試驗地安排在東至縣大渡口鎮鎮榮村蔣立新農戶,試驗地總面積為2822.5m2。甘藍為育苗移栽,1hm2栽密度為34520株,其他栽培條件基本一致。試驗地土壤為壤土,PH值7.3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3 試驗設計和安排
3.1 試驗藥劑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陜西省蒲城美爾果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對照藥劑為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鄭州聯合利農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
3.2 供試藥劑 試驗設計(表1)。
3.3 試驗設計和施藥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5個處理4次重復,小區面積為40m2。為了減小試驗誤差,各處理施藥先后順序按從低濃度到高濃度的原則實施。各小區噴水量按1hm2用水675kg計算,每小區噴水量為2700mL。處理1各小區使用藥劑量為0.40mL,處理2各小區使用藥劑量為0.65mL,處理3各小區使用藥劑量為0.90mL,處理4每小區用藥量為1.80mL。施藥器械為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于2016年9月28日上午10:00施藥1次。
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4.1 氣象及土壤資料 施藥當日天氣為多云,氣溫22~28°,偏北風2~3級。試驗期間氣象條件較好,無影響試驗結果的不利天氣。試驗地為壤土,pH值7.3,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各小區基本均勻。
4.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9月28日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9月30日第一次藥后調查,10月5日藥后第二次調查,共調查3次。調查方法是在各小區中間兩行的中段,取有3齡前的菜青蟲幼蟲20株掛牌標記,共查400株甘藍,調查施藥前和施藥后的蟲口數量。
4.3 藥效計算方法
式中:PT0——藥劑處理區藥前蟲數;PT1——藥劑處理區藥后蟲數;CK0——空白對照區藥前蟲數;CK1——空白對照區藥后蟲數;
5 結果與分析
試驗數據經方差分析和新復極差測驗得出結果如表2。
5.1 防治效果與分析 陜西省蒲城美爾果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對菜青蟲的防效隨藥量增加而提高。1hm2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05mL、165mL、225mL第一天防效分別為48.25%、61.34%、68.36%,對照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效為49.06%。施藥后1d,處理1和對照間,處理2和處理3間差異均不顯著;處理2和處理3與處理1和對照間存在顯著差異。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第7天防效分別為75.86%、89.24%、93.17%,對照防效為80.21%,各處理間均存在顯著差異;處理2和處理3與處理1和對照間有極顯著差異,處理1與對照間有極顯著差異。通過試驗,施藥后7d的防效各處理間有一定差異,隨著藥劑濃度的提高防治效果越好,說明陜西省蒲城美爾果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對菜青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有一定的持效期。
5.2 對甘藍生長的安全性 藥后1、3、7、10d目測觀察,試驗區甘藍均正常生長,沒有發現藥害癥狀,說明試驗藥劑在使用劑量范圍內對甘藍生長安全。
6 小結
從以上結果中可以看出: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hm2使用量在165mL以上時,比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hm2使用量為450mL防治甘藍菜青蟲效果明顯提高,且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hm2使用量為225mL時防效最好,但在生產上使用時,還要從效益比和環境上加以考慮。建議常規防治時以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hm2使用量為165mL最為適宜。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