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品種套牌,是指以此品種種子(主要是授權品種種子或者具備優良的栽培推廣使用性能品種的種子)冒充他品種種子(主要是非授權品種種子或者不具備優良的栽培推廣使用性能品種的種子)的生產、加工處理、包裝、標識、銷售行為。農作物品種套牌,實踐中有三種情形:一是套牌人既未經供種人同意也未經供牌人許可的單獨套牌行為;二是套牌人未經供種人同意僅經供牌人許可的雙方串通套牌行為;三是套牌人既經供種人同意也經供牌人許可的三方串通套牌行為。農作物品種套牌,既是品種權人打擊侵犯品種權的對象,也是種子主管部門打擊生產、經營假種子的重點。打擊農作物品種套牌,既要打擊套牌人的套牌行為,也要打擊供牌人的許可行為,還要打擊供種人的同意行為。
案例一:生產商和銷售商串通套牌生產、銷售假種子案
2011年3月,內蒙古的種子銷售商任某某與河北省的種子生產商張某某商談購銷向日葵種子事宜。生產商向銷售商推介品種名稱為X9696的向日葵種子。銷售商要求生產商將該品種的名稱改為LH5009,重新包裝、標注。銷售商與生產商簽訂《銷售合同》,合同載明“該品種系引進美國2000公司,美國名稱為X9696,為了保護商業機密故另起中文名稱LH5009”。生產商將自己設計的LH5009向日葵種子包裝袋樣品提供給銷售商確認后,委托設計公司生產LH5009向日葵種子包裝袋。為促銷,生產商在LH5009向日葵種子包裝袋上標注了“美國純進口、敬請放心使用”,“LH5009是由本公司獨家引進MILLENNIUMSEEDSUSA高產食用向日葵” “商品粒長2.2厘米,粒寬0.9厘米,千粒重150克左右,籽粒黑色有白色條紋,一般春播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內蒙古地區行距×株距66厘米×46厘米,畝留苗2200株,內蒙古5月下旬至6月中旬均能播種”等內容。生產商從寧夏和北京等地購進X9696向日葵種子,分裝成“LH5009向日葵種子”銷售給銷售商。銷售商以每盒260元的價格銷售給種植戶。農民使用購買的LH5009向日葵種子種植向日葵13235.5畝,因商品性差給種植戶帶來直接損失每畝為309元左右,共計造成經濟損失409萬多元。
后來經查實,X9696和LH5009均未經有關部門審定通過,既沒有“LH5009向日葵種子”的進出口記錄,也沒有X9696向日葵種子的進口檢疫記錄。生產商未取得農業部核發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無權經營進出口種子。經某中心實施鑒定,得出結論為LH5009是假種子。法院終審認定,種子生產商和種子銷售商惡意串通,共同生產銷售品種名稱、特征特性與標簽標注內容不符的假種子,銷售不具備應當具備使用性能的假種子,以犯銷售偽劣種子罪,判處種子生產商張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104萬元;判處種子銷售商任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110萬元。
案例二:供牌人許可套牌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
某研究所的負責人趙主任從某農科院購入非授權玉米雜交種ND305的種子生產、經營權后,將ND305玉米雜交種子在某地區的獨家使用權以82000元的價格出售給乙種業公司的孟經理。孟經理表示用其他玉米種子包裝成ND305玉米雜交種子對外銷售,趙主任表示同意,并為孟經理設計了ND305玉米雜交種子包裝樣本,提供了偽造的甲種子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等材料。孟經理利用趙主任提供的材料,印制了生產單位為甲種子公司的ND305玉米雜交種子包裝物、種子標簽。孟經理用喬教授提供的授權品種JX1號的玉米雜交種子,裝入ND305玉米雜交種子包裝物內進行包裝銷售。法院認定,趙主任明知他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而提供幫助,擾亂市場秩序,但未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應受刑罰處罰。最后,以趙主任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30萬元。
案例三:供種人放任套牌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
在上述案件中,孟經理和趙主任簽訂協議后,向喬教授聯系購買授權品種JX1號的玉米雜交種子。喬教授從新疆、甘肅等地通過火車運輸方式,先后共購進普通編織袋包裝的散裝玉米種子932噸。喬教授將散裝JX1號玉米種子篩選后,裝入孟經理提供的ND305包裝物內。法院認定,孟經理、喬教授等人在無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以營利為目的,生產、銷售實際品種、產地與標簽標注內容不符的假種子,銷售金額達111多萬元,擾亂市場秩序,但未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失,其行為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非法經營罪,應依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最后,以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孟經理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70萬元;判處喬教授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55萬元。
(山東貴和律師事務所 武合講 郵編: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