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真+王本堅
摘要:在現代教育學體系中,“體教結合”是針對體育后備人才進行的競技體育與學校教育的和諧統一教育新模式。課題組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主性、互動性、多樣性的教學策略和教育方案,從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行為習慣、科學訓練、提高學習成績、正確處理學訓矛盾等幾個方面,認真總結有效教學經驗,提出了高中階段體育特長生“體教結合”的教育新模式。
關鍵詞:臨沂高中 體育特長生 教育現狀 對策
如何在提高體育特長生專項能力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及周邊教育環境提出了新的課題,要求我們更加深入地研究青少年兒童的生物學、心理學、教育學特質,有針對性地發展體教結合教育模式。
一、關于臨沂市高中體育特長生“體教結合”現狀的調查分析
為了抓好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學習,建立有助于體育特長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良性文化教育運行機制,我們成立了《臨沂市高中體育特長生的教育現狀及其對策研究》課題組,2014年9月,通過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室評審立項并順利開題。
本研究的對象為臨沂市普通高中體育高考生(未畢業)。調查對象為臨沂大學附中、臨沂第一中學、臨沂第三中學等十三所普體高中的體育高考生,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開展問卷調查。圍繞臨沂市高中體育特長生“體教結合”的具體問題,課題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的調查問卷,并對問卷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并通過旁聽班會、家長會等具體形式,和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深入交流,確定了10名訓練與文化課學習脫節情況較為明顯的學生進行個案研究。
通過對臨沂市高級中學36名體育教師問卷調查得知,學校主要領導對體育教育的認知水平和重視程度、體育訓練的師資資源、體育特長生參加的比賽性質、體育特長生家長對體育的認知水準、體育特長生的教育發展出路等要素,是現階段影響臨沂市高中體育特長生培養的主要因素。通過對168名高中體育特長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影響高中生體育特長生學訓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業余訓練時間安排、體育訓練計劃、訓練和比賽周期、體育師資資源和家長態度。
二、高中階段體育特長生“體教結合”教育模式的改革構想
通過第一階段的實地調研、數據搜集,并對數據進行數理統計理論分析,課題組成員反復研討,對調查結果綜合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提出了高中階段體育特長生“體教結合”教育模式的改革構想方案。
1.更新體育觀念,建立學訓協調體系
學校的長遠教育目標和培養理念,應當對學校體育特長生培養的具體目標和最終目標具備指導意義,同時對教練員的任選和教練員的培訓方案做出明確界定,進一步重視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全面更新體育健康觀念。
2.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兼顧訓練和學習
針對體育特長生,學校須建立特長生文化課學習評價體系。例如以學生在單元學習中進步幅度來評價學生的成績、普通學生試題中基礎性知識的試題放大得分比例、單獨出題以考察基礎知識為主降低考試難度、以學習過程性評價對學生進行打分,讓特長生們能“有話可說”,充分調動了特長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克服了他們的畏難情緒。
3.構建聯合辦隊制度,提高教練員整體教育理念
由學校組織教練員與班主任組對聯合辦隊,每天都溝通交流訓練與文化教育的動態情況,每周五召開集體會議,處理近期的學訓矛盾問題;指定專人負責管理體育特長生,嚴格執行評價體系的量化管理標準進行獎懲,進行數字化目標管理,每學期進行檢測評估,使學生在良好的正反饋效應中高效地成長。
4.科學設計學訓模式,提高訓練競賽質量
針對體育特長生的訓練和比賽與文化課學習在時間和精力上的矛盾問題,文化課教師和班主任提出根據具體課程進展情況調整學習難度要求,將文化課學習和每年的比賽日程進行了協同計劃,同時安排彈性學習計劃。教練員科學地建立大學期?小學期訓練計劃,我們每周安排4~6個訓練課,具體組織靈活可調整,保障文化課和訓練同步進行、高質量完成。
5.形成家校合力,開發學生特長
教練員在工作記錄中,應當有針對性地記錄學生對于文化課學習的心理感受和具體學習障礙情況,記錄文化課教師對相關問題的交流反饋意見,記錄家長研討會中家長對體育特長生業余時間課外輔導情況的分析,并把具體情況通過網絡及時地向家長通報情況。
6.養成良好的學訓模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運動隊隊長由文化課和訓練成績雙重評價標準的優秀學生擔任;在學校的優秀學生評價中,根據各年級“體教結合”綜合評比的情況,選拔優秀的體育特長生成為全校的模范生,教練員組織同學向這些優秀同學請教具體學習方法和措施,結成文化課學習小組,提升其心理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曲宗湖.中國學校體育和衛生發展戰略研究[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7,(03).
[2]佟遠堂.“體教研合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