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聲蓉 彭遠紅 宋文婷
截至2016年,我國普通本科院校共計945所 (不含軍事類院校和港澳臺地區高校) ,其中135所重點大學,662所一般大學,148所民辦本科院校。由此可見,一般大學與民辦本科院校占全國高校總數的85%以上,因此,全面提升這類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對促進經濟社會起著重要作用。為此,2015年1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其核心是為了“推動轉型發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并提出了“堅持需求導向、服務地方”“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等思路。
在此背景下,由常熟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金陵科技學院軟件工程學院、南京曉莊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江蘇省應用型本科發起倡議,掛靠江蘇省計算機學會,于2016年6月5日在常熟理工學院召開了江蘇省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學科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選舉了執委會,常熟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龔聲蓉教授任首任執行主席。大會制定了聯盟章程,確立了工作方式:聯盟每年召開執委會和高峰論壇各一次,了解各高校實際需求,根據需求確認每年工作計劃,如教學資源建設計劃、師資培訓計劃等。聯盟的宗旨是積極倡導、引領和推進江蘇省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學科建設,促進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學科的創新改革和資源共享,提高江蘇省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江蘇省高校在國內外計算機應用型教育領域的地位與影響。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包含應用型本科及獨立民辦本科共23個。聯盟立足于應用型本科的實際,集中各學科有限的優質資源,著力解決IT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具體的、共性的問題,主要開展如下工作:
(1)共同探討計算機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出發,綜合分析各應用型高校及其區域發展的特點,總結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共性問題,建立應用型人才標準體系,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如嵌入式人才培養體系、校內外實踐體系、與職業教育銜接體系、實習實訓基地構建等,同時,積極開展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索。
(2)共同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實現優質師資共享。盡管應用型本科因建設時間短,優秀師資相對短缺,但江蘇省應用型本科各計算機或信息學院也存在一定數量的高水平教師。在聯盟內實現優秀師資共享,定期組織聯盟一線老師進行經驗交流、學習觀摩,有效解決各高校優質師資短缺問題。同時,尋找應用型聯盟教師的共性需求,聯合開展集中式師資培訓,全面提升聯盟教師教學水平。
(3)共同開展教學資源建設。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集中優秀教師資源,共同開展優質教學資源庫建設,如MOOC、視頻公開課建設等,并出版應用本科計算機類教材系列,打造聯盟品牌。
(4)共同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每年輸送一定數量的畢業生出國攻讀碩士學位。
《計算機教育》雜志作為會議的支持單位,特策劃本期專題,集結了會議部分報告,期望把江蘇省部分高校計算機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經驗分享給一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