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自清在20世紀的文學史上可謂是獨樹一幟,他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學家,有著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表現尤為突出的是他散文的藝術美。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真摯自然流出,整體的結構較為嚴謹,加上生動活潑的語言,讀起來朗朗上口。朱自清的散文被人們稱為“充滿著詩情畫意”。細細品味,語言的獨特運用無疑是朱自清散文藝術風格獨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朱自清多篇散文進行展示學習,可謂是有著特殊的價值和意義。本文著重探究如何引導學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藝術美。
【關鍵詞】學生;朱自清散文;藝術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朱自清作為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名家,在我國文學界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享譽,他獨特的散文創作特點可以更為直接地發現,文學的開放性、美學追求都為學生的閱讀和品味提供了一定的空間。翻看初中語文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好幾篇都是朱自清的散文,同時朱自清的散文集也被列入初中生必讀的閱讀書目中。朱自然的散文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它的語言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夠給人以畫面的效果,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藝術美。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粗略談一下如何引導學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藝術美。
一、色彩想象,感受繪畫美
朱自清散文如畫,不僅表現在其動靜結合地展示出一幅畫,給人以立體感,而且還賦予了其豐富的色彩。色彩是繪畫中的核心內容,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和價值,一幅畫沒有色彩很多時候就失去其韻味。世間萬物本身是絢麗多彩的,對于事物的追求也是多元化的。寫作如同繪畫一般,講究對色彩的運用。朱自清散文創作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示其語言上的風格。對此,筆者在教學中,從色彩入手,引導學生感受繪畫美。即:閱讀文本,從中找出色彩,將其單獨羅列出來,跟隨作者的描述去想象。
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教學內容時,其主要表現形式是寫景抒情,整個散文給人呈現的是一副“春畫”,單獨讓學生閱讀,學生不能夠深入了解,更多的是去讀,了解文本表達的內容,體會不到作者想要表達的那種情緒,感受不到藝術的韻味,進而也就不能夠很好地鑒賞朱自清散文。對此,筆者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中色彩的描寫,諸如“嫩嫩的、綠綠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樹葉綠的發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之后,讓學生對這幾句話獨立地進行品讀想象,將色彩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畫卷,感受色彩,體會散文呈現出的自然和諧,感受色彩絢麗的繪畫美。
二、反復朗讀,體會音樂美
朱自清散文的另一個明顯性特點在于對修辭手法的運用。無論他的哪篇散文,我們都可以看到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其目的在于能夠很好地彰顯某種情緒,更直接地表達情感的變化。這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賦予了文本一定的節奏感,從而為散文本身的品讀增加了一份韻律感,給人以別樣的音樂美。而這個感覺需要學生反復讀才能夠感受到。對此,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反復進行語言朗讀,體會散文語言朗朗上口的音樂美。
如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反復去吟讀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段落,諸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 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讓學生首先去分析其中運用了哪些語言修辭手法,之后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蓬勃生機、活力四射的感覺。這樣,在反復的朗讀中,學生很容易發現自己在讀的過程中語言呈現的是輕快、明朗,時而變化的,整體會形成一種節奏,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同時筆者倡導學生在朗讀雙聲、疊韻、疊音時,做好時間的把控,諸如停頓、轉折等,讓學生讀出散文的節奏感,進而感受到朱自清散文的音樂美。
三、口語兒化,感悟通俗美
朱自清散文從語言的角度來說,一直透著生活氣息,用語看似很隨意,很多時候是將生活中最為常用的語言形式搬到文本中來,表現最為明顯的是他口語兒化的使用。品讀朱自清的散文更覺得像是生活中的“拉家常”,語言很是隨和、親切、自然,而這從藝術的角度來說無疑是通俗美。對此,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去感受文本中作者的語言用語特點,進而從口語兒化的過程中感悟其散文的通俗美。
如筆者讓學生通過整篇閱讀,找出文本中作者用語的口語兒化相關句子,諸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似的。”“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等,這些語言讀起來很常見,但是放在這里能夠讓人感受出不一樣的韻味,能夠從根本啟發學生對朱自清散文語言口語化的熱愛和嘗試,領悟到其通俗美。
總的來說,朱自清在我國文學家中享有名譽,他散文的獨特藝術特點吸引了很多學者去研究,初中語文教材更是選取他的多篇文章來讓學生學習、品讀、鑒賞。可以說深入學習朱自清的散文,領悟朱自清散文的內在藝術美,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語文素養。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引導學生自主感悟為主,真正意義上形成學生個體對朱自清散文的閱讀體驗,進而升華學生的語文技能和 素養。
參考文獻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2]禹明.初中語文教學活動設計案例精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