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高中語文的每一堂課,教師都應該積極把握,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對語文探究能力、應用能力及審美能力的積極培養,同時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也可在教學中逐漸培養起來,奠定學生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的基礎。本文主要論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方法,旨在使其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學生能否學好受課堂效率高低的直接影響,課堂效率高低是學生是否對課堂主動參與的決定因素。在部分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上課十分辛苦,但是學生的興趣不足,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參與。為促進有效學習切實開展,按照學生的實際特點,教師需要對有效的課堂積極設計,更加關注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顯著提高。
一、積極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對于高中語文課程來說,其具有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若學生對教師全部依賴,必然只會收獲有限的知識。教師講授一定的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后,學生要按照自身情況學會自主學習,對薄弱環節有選擇性地學習,從而整體提高語文水平。而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積極培養和引導,具體方式如下文所述。
(一)故事引導式
通過連貫性講解故事,解讀故事結構,讓學生對故事內容的關聯性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在故事引導的作用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并促進導讀教學從不同方面得到全面形成。這樣除了對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活躍外,還可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滿足,使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自主學習。
(二)成語引導式
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解和導讀相關成語,促進學生對其中含義有效理解。課堂引導教學過程中,按照成語的表達形式,教師可積極組織課堂活動,例如情境表演、詞語接龍等活動。在形象、生動的成語導入的作用下,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高。
(三)名言導入式
將名言適當引用于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更好的激發。受名言的引導作用,學生可對作者的情感經歷進行深刻感受,有效體會作者的基本情愫,在對感情基調明白掌握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所作所為,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課外文章的自覺性得到激發。
二、積極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促進學生學習活動有效激發和維持的活動稱為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可使學生對學習活動全身心投入,對學習活動更加主動,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高中生具有怎樣的學習動機呢?就業和高考是高中學生面臨的選擇,學生的人生走向受學習質量的直接影響。對于高中生來說,其首要的學習動機就是找到好工作或考大學。此外,高中生自身的外部學習動機和內部學習動機雖并存,但贊許、獎賞等外部動機與抱負、志向、求知欲等內部動機相比,其推動作用明顯較弱。對于高中生的長遠動機來說,它受內部學習動機的服務。高中生具有相對穩定的學習動機,且對自身能力的評價和對學習意義的認識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根源,其影響作用可長期發揮。因此,學生學習動機的成功激發和培養,關系著在教學中是否能夠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習動機積極激發和培養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積極表揚,科學懲罰
學習動機有效激發和培養的最有效方法為表揚,但人們容易將其忽視。教師對表揚學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若一個學生經常被老師指責和批評,則較難使其獲得積極的學習動機。
(二)對適度的要求和期望明確提出
學習可愉悅身心、充實自我的作用和意義,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強調。學生之所以不能完成某項學習任務,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自身想要什么不清楚。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對適度的要求和期望明確提出尤為關鍵。
(三)教育學習目的
按照實際情況,運用有說服力和生動的形式進行教學。在交際工具中,語文作為重要的一部分,其人文性統一于工具性。訓練說、讀、聽、寫能力的基本途徑是語文,在現實工作生活中,語文作為一項基本素質必不可少,且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來說,語文作為一種學習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充分認識。
三、積極優化語文教學方式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其實現目標所采取的途徑、技術和手段為語文教學方式。若語文教學方式有效,則可顯著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優化選擇語文教學方法,按照學生能力、學生能力發展水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應當結合自身的風格和特長,對各種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從而優化組合各種方式,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創造性、靈活性和科學性,將新的活力注入語文課堂教學中。按照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的不同,我們需要運用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其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并對自身駕馭各種教學方法的能力有效把握,對能夠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優先選擇。同時,按照自身特點,對教學過程靈活設計,使自身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優質高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積極開展的過程中,為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顯著提高,教師應當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積極培養、課堂教學節奏有效優化及教學情境等方式合理創設,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作用,真正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濃厚興趣,并取得高考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陳丹平.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
[2]黃鋒盛.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6(85).
[3]紀于娜.求異思維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14(84).
[4]張景華.淺析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及改進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
[5]王文雅.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2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