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需要以理論為指導進行教學,然而他們也需要認識到并非所有教學理論都適合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而是需要通過實踐驗證。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可以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結合;理論與實踐;小學語文;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作為整個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一直備受老師和家長的重視。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單純地進行理論講解,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
一、從實踐入手,選擇合適的教學理論
輔助教師完成教學的理論知識非常多,在實踐教學前,教師就應該把先進、正確、合適的教學理論選擇出來。因為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實踐者和理論者屬于不同的社會職位,這就導致實踐和理論者因為考慮問題以及生活環境的差異,而出現不同。
所以,在教學中,教育理論知識也是多種多樣的,面對這些教育理論,在教學時,教師的眼睛必須要敏銳,把適合學生學習以及自己教學的理論知識找出來。
案例分析:某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唯一的聽眾》時,先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閱讀課文:大家覺得作者后來成功的秘訣是什么?閱讀完課文后,有的學生說,主要是作者的努力,有的學生說,是因為他父親的負面影響,激怒了作者。之后教師讓班級內最靦腆的學生來到臺前,然后讓其他同學都背過身子坐,老師用手機播放了他們平時排練舞蹈的曲調,讓這個學生在前面跳,在音樂響到一半時,老師用手勢暗示其他同學慢慢轉過身來,結果令同學們大吃一驚,原來班級內非常靦腆、不善于表達的同學,也可以這樣大方地在臺前翩翩起舞。通過這個實踐教學能夠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勇敢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行。教師通過這個同學的表演,開始把學生們引入到課文中。教師說,作者起初拉提琴時,基本功不夠扎實,也可能確實缺少對這方面的天賦,但是,作者從沒有放棄過,他自己在樹林中練習,得到了自以為是瞎子聽眾的贊賞,給予了自己重大鼓勵。所以,通過實踐練習與自己的勤奮努力,所有困難都可以解決掉。
二、科學設計教案,完美結合理論與實踐
教師學會怎樣去辨別科學、先進的教學理論后,應該努力結合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相關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準備充分,把語文課本內容和教學理論完美結合到一起。在課前,教師應該做好備課工作,把教學理論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達到游刃有余的目的。盡管學生年齡階段相當,然而學生存在個性化差異,導致他們又各具性格特點。所以,基于理論知識,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從整個班級體入手,考慮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把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課后復習題設計出來。
案例分析:以《參觀人民大會堂》一課為例展開教學,若教師課前準備不夠,單一地利用理論知識講解課文,這樣不但難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還會使學生覺得乏味枯燥。所以,教師應該依據理論知識,完美地結合課文內容與教學工具。教師通過多媒體幻燈片裝置,把有關人民大會堂的視頻與圖片在網絡上下載下來,一邊講解一邊播放,這樣不但增添了課堂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
三、及時反思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前,教師進行了充分的備課,并選擇了合適的教學理論。然而,在具體教學中,還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教師應該結合理論和實踐預測可能產生的問題。因此,在實踐教學后,教師需要進行及時反思,不斷認識到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反思加以改進,盡量防止理論和實踐之間出現過大的差距。教師反思要及時,根據實際情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確保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方式完美匹配。就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而言,教師應該明確,二者處于一個持續磨合的階段,只有二者進行充分的磨合,在教學中才能夠切實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從而達到提升教師教學效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通過上述分析得知,在課堂實踐后,教師反思的意義非常重大。教師只有不斷反思,才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的完美結合。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 的,然而,對于這種無法刻意避免的矛盾性,教師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而且,在實踐中要不斷探索和發現,完美地把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為一體。如此一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才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進而把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到更高的檔次,將更多的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永.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J].教學實踐,2015(4).
[2]林麗英.理論與實踐辯證關系的復雜性分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4).
[3]姜正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品質[J].大學教育科學,2011(2).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