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語文學習的工具與基礎,識字教學已經逐漸成為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核心內容,其教學有效性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分別從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重要性、識字教學的實際現狀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上述內容,提出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詳細策略,以期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整體水平,幫助低年級學生打下良好的字詞基礎,為其更好地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提供良好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高質量的識字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傳授學生基本的文字書寫技巧與辨識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習慣,更順利地投入閱讀與寫作中。為了更好地開展識字教學工作,就必須先來了解一下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一)為寫作和閱讀奠定基礎
作為溝通與交流的重要工具,漢字的學習不但是實現學生未來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前提,同時也是增強自身寫作能力與閱讀水平的重要保障。當前新課標改革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強化識字教學的環節,可見識字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另外,寫作與閱讀能力也是學生掌握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如果不完善這個環節,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將無從談起。
(二)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將內心想法轉化為實際表達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一個人整體素質形象的外在表現。高質量的語言表達能力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完成學習與工作,同時對于其保持更加協調的人際關系,增強自身的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當前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分為書面表達以及口頭語言表達兩種模式,識字教學對于兩者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口頭語言表達尤為明顯。
(三)提高審美情趣
漢字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其中蘊含的歷史典故、美學經典之多不勝枚舉,所以在識字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了解并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漢字內涵,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更好地領會民族文化的精髓,為其增強民族自豪感,強化愛國主義情懷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的識字教學中存在的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由于教學模式不豐富,學生的學習認可度不高,積極性不強,再加上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沒有參與過漢字的系統學習,所以也容易出現跟不上學習節奏的情況,從而降低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二)差異化發展缺乏重視
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會保持其自身的特性,由于不同的學生智力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處于不同的階段,所以對于同一個知識的認知程度與記憶印象存在顯著的差別,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忽視這些差異,缺乏對于后進生的重視,導致這部分學生識字能力跟不上整體水平,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其今后的學習也具有不利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分析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高質量的教學情境更容易引導學生投入識字教學,而這與教師較強的引導技巧與教學經驗都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一般來說,教師需要在識字教學之前,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及性格特點,然后結合當前學生的學習現狀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完善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與要求。與其他的教學環節略有不同,識字教學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大量的練習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所以教師可能需要一些必要的獎懲措施來更好地督促學生完成交付的練習任務,從而在練習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學的內容,這也為更好地開設下一步教學提供良好的基礎與幫助。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特別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興趣的引導經常被作為識字教學的核心與重點。當前識字教學的興趣激發主要依靠教師教學策略,盡可能在教學活動中多選擇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與認知需求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比如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直觀展示各種不同漢字的形成過程,通過趣味性較強的謎語猜字游戲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很好地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與印象。另外,教師還可以布置學生自己收集各種字謎,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學習自信心。比如通過“轉盤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轉盤的兩個部分分別是兩個字,轉盤轉到草字頭跟包字,就組成了“苞”字,而轉到火跟包,則就組成了“炮”字,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一次性記住偏旁部首的含義,從而加深漢字學習印象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習的熱情。
(三)開展多種語文教學實踐活動
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不但有助于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比如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建立屬于自己的“識字本”的方式來鞏固已經學習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漢字學習熱情,培養良好的漢字學習習慣,從而在根本上提升學生對于實際生活中漢字的重要性的理解與感悟,為其今后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數對于漢字的寫作規范相對不太了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較大的阻力。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做好教學模式分析以及重視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的節奏,出現識字率不高、學習熱情較差等問題,這對于學生未來學習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消極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心理特點,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識字教學激發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審美情趣,從而使學生獲得更高質量的學習體驗,為閱讀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