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小學受到多方條件的限制,展開教學存在一定的阻力。需要研究目前農村小學教學現狀,找到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探討出適合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綜合多方面要求,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小學語文課堂展現出豐富多彩的風采。將良好的教學策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根據農村小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合適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使學生明確學什么,怎么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隨著高效課堂建設的推進,各所學校都在積極打造高效模式的課堂,但是,就我們目睹的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特別是農村小學,存在著不少問題。不少教師為了完成意義上的高效,絞盡腦汁制造出“完美”課堂,這樣一來忽略了學生的首要地位,往往使課堂走了味。
(一)陷入教學環節,忽視本意
高效課堂有必要模式環節,比如導入、合作等,有的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時完全按照設計的環節進行生搬硬套,許多生成性的內容被忽視,特別是導入環節,導入應該是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但是有的教師為了導入而導入,實則與課堂的聯系并不大,白白浪費學生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教學模式形式化,缺乏靈機活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各學校積極進行著嘗試。表現形式為:之前的填鴨式倒灌式,改為學生討論發言代替教師的講等。想法固然美好,但是在實施階段模式固定化,老師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在討論時,有的學生并不是真正的思考,而是裝腔作勢,只有少部分優生能討論出結果。
(三)拓展延伸難易度把控不到位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也特別強調語文課程的開放性,需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部分教師沒有考慮到農村孩子所受到的局限性,也沒有整合考慮學生的學情,隨意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從而導致語文學習目標不能完成。第一課時多注重生字詞、語句的理解運用,教師多能掌握重點,但有時,教師在上課時,讓學生自我分析字詞句,一些之前學過,有基礎的字詞,仍在反復強調,讓學生進行長時間的擴詞、解釋字義、分析字形等,這就難免多此一舉,沒能掌控好拓展的幅度。
二、農村高效課堂教學方式探析
(一)實現真正交流的課堂
以前課堂上學生多為聆聽者,即使是討論環節,也是優等生的舞臺,學生并不能從討論交流中發揮自己的思考。因此,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交流的方式可以是書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等。在課堂上,教師更應該做學生的傾聽者,聆聽學生的思考,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不論他們的言論對錯。學生需要發表言論的機會,以及展現自我的平臺,教師在學生回答后,不能僅就學生回答的對錯,給予學生片面的評價。要尊重學生的交流,真正感受他們的思考,做到真正的人格平等。例如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時,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國積貧積弱的時勢,被外國列強欺侮,中國人被外國人看不起。讓學生直觀感受徐悲鴻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國外生活的艱難,激發他們與徐悲鴻的共鳴,然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小組交流等方式深入解讀課文,理解徐悲鴻為了祖國而奮發努力的心情。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真正交流,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習效率。
(二)打造開放式課堂
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主動學習,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親自嘗試、自主發現、總結驗證,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完美結合。
給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課堂多給孩子體驗、探究和感悟的經歷,給他們創造求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學生的想象力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為他們開發出一個支點,他們可以自我延伸。比如《徐悲鴻勵志學畫》中,外國學生不禮貌地沖著徐悲鴻說:“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老師請兩位同學模仿平時吵架時的語氣神態,說:“你再怎么努力也比不過我。”這樣一表演,學生立馬覺得這位外國學生的嘲笑、瞧不起人,并不需要對學生多說什么,通過這樣開放的方式,學生很快走進了人物,有了很深的感悟。
(三)自由課堂拓展思維
現代語文教育要求發展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自由表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智力結構,有目的地把學生引向自由發揮,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話。例如《但愿人長久》中,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在想象蘇軾心緒不寧在想什么時,學生暢所欲言,結合自己親身經歷,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父母常常也會心緒不寧,都會牽掛些什么呢?學生有話說,知道怎么說,自由表達,語文能力得到提高。
高效課堂是時代的呼喚,是教師努力前進的目標,但是仍存在多方阻礙,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有限,師資力量缺乏,在貫徹高效課堂的道路上,不足之處較多,所以仍需要農村小學教師分析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學生的學情,研究出符合農村小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范永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動動畫世界,2015(16).
[2]左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讀寫算,2015(10).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