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朗讀能夠讓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
養。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朗讀教學逐漸減少,基于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有效性策略,來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初中階段的中學生,由于課程增多、作業量較大,同時,也是完成啟蒙教育后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而語文學科在初中屬于三大主科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關鍵就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部分初中語文教師為了能夠達到較高的教學目標,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初中生掌握最多的語文知識,再加上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不大,因此,教師往往會忽視朗讀教學。為了能夠提高朗讀教學的效率,應對提高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研究,以提高朗讀教學質量。
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狀
(一)朗讀的觀念不強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往往是為了考試成績提高,在課堂中,教師給朗讀的時間也不多,覺得朗讀很簡單,不需要專門指導,于是朗讀往往被當成過渡、點綴,并且朗讀的目的并不明確,這樣就影響了朗讀教學的效果。
(二)對朗讀教學重視不夠
現在我國大多數學校對于朗讀教學存在隨意性,缺乏科學性。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教學更多的是注重字詞、讀音,要求學生將文章反復念出來,這就忽略了讓學生如何調動內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調等方面的指導,使得學生讀過便忘,學生收獲不大,沒有達到朗讀教學的目的。
(三)朗讀時間不充分
大多數學校一節課的時間是45分鐘,往往課堂上對教材的解析、練習的講解等都占據大部分的時間,這樣算下來,朗讀的時間大多被講課所占據,或者根本沒有朗讀的時間。還有的就是在課前朗讀三分鐘,過后不管是否讀完,都直接喊停,進入下一個環節。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朗讀時間占用太多,則課程無法完成。
(四)朗讀的方式單一
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最常見的朗讀方式就是齊讀。齊讀要求學生整齊有序的朗讀,若是哪個學生沒有跟上節奏或者不合拍,往往會受到教師的批評。這樣單一的朗讀方式往往壓制了學生的朗讀個性。有的教師則在課上進行分角色朗讀,但是只是籠統指導,然后繼續講課,這樣就使得學生在朗讀方面提高的非常慢,不利于語文綜合素質培養。
(五)朗讀評價被淡化
朗讀不是像書面考試一樣可以考察的內容,在初中朗讀教學中很少有統一的朗讀評價,許多教師認為在字詞、字音等方面讀好就是朗讀了,或是在學生朗讀時,采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如“很好” “朗讀的不錯”“聲音再大些”等語言評價,無法讓學生在朗讀方面得到有效提高。
二、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和愛好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情就會投入身心去做,并努力去完成到最好。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初中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形成朗讀的愛好,逐漸培養學生喜愛朗讀的習慣,有助于情操陶冶。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于勒叔叔的貧困形象是否是故意裝扮的,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指導學生應用什么樣的語氣進行朗讀,從朗讀中又體會到什么感受等,才能讓學生在朗讀中尋找到語感,逐漸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二)教師應善于即興范讀
在朗讀教學中,教師的即興范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優秀的范讀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會讓學生在教師富含激情的朗讀中受到鼓舞,并逐漸開始自我朗讀。在課堂上,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教師的范讀讓學生感受出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感情和內涵,有助于文章的學習;其次,在教師真實的朗讀中,往往是聲情并茂的,這樣的范讀,也能讓學生知道哪里應該停頓、哪里應該重度,朗讀這類文章時需要什么樣的語氣等,更容易讓學生掌握。例如在學習《春望》一課時,教師進行范讀,當讀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一句時,應采用凄慘悲傷的語調進行朗讀,以表達出由于戰爭,國家殘破不堪,草木萋萋的狀態,在“破”字和“在”字處需要加重語氣朗讀,表達國家殘破,物是人非的景象,以表達作者凄涼的情感。這樣的范讀使學生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更能達到預期朗讀效果。
(三)朗讀形式多樣化
為了加強學生的朗讀素質,應該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朗讀形式。例如可以開展朗讀比賽,讓學生們積極報名參與,并加以引導,使其能真正投入到朗讀中,并通過比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朗讀水平。再如,課堂的時間較短,但是可以采用配音朗讀,接力讀,分小組賽朗讀、課本劇表演等形式,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加強朗讀訓練,提升朗讀水平。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的改革下,不應該忽視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作用,應當根據目前所存在的朗讀教學的問題,積極進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性策略。本文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進行優秀的教師范讀,同時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方式,以助于學生能夠增加朗讀積極性,在范讀中學習技巧和理解文章,并在多樣化朗讀中提升自我朗讀水平,陶冶情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李碧金.關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31).
[2]張紅艷.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課 程·中旬,2016(5).
[3]徐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3).
[4]張麗麗.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