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傳播的方式越來越多,傳播的知識和思想觀念紛繁復雜。面對這樣的信息傳播形式,人們對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視。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國家教育部于2014年4月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引用核心素養一詞,通過教育改革來提升學生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勢在必行,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因此,應重視高中學生語文課核心素養的培養,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化貫徹與落實。
一、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分析
素養指為滿足某項需要,調動各項資源的能力,而核心素養就是指人最為基本的素養和能力,具有極高的生長性,通過后天的努力能夠有效培養個體核心素養。由此可見,核心素養對于人的重要性。語文核心素養是針對母語而言的,是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的培養內容,高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成長階段,也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及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所裨益。
二、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措施
(一)對教師資源進行整合
教師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也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實際能力對學生的影響毋庸置疑。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引導者,承擔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工作。只有保證教師具備較高水平,才能促使課堂教學水平得以提升,使學生能夠接受更高質量的語文教育。因此,教師應重視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培養,擴大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形成完善的教學風格與個人魅力。另外,應重視整個教師資源,提升高中語文教師整體專業能力,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知識高效地傳遞給學生。同時,學校應重視教師間的交流和溝通,每個教師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教師擅長文言文教學,有的教師擅長現代文教學,學校應為教師提供專門的交流與溝通平臺,從而將教師間的優勢發揮出來,通過集體力量克服教學中的種種難題。
(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未來語文學習水平,同時,高中學生即將參加高考,在高考中,作文分數占比較高。因此,在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和成績提升方面,應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眾所周知,寫作能力是通過不斷積累得以提升的,當前很多學生在寫作中呈現不知從何說起的狀態,這種狀態主要是由于相應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逐漸滲入相應的寫作知識,將寫作能力培養貫穿在整個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知識儲備,當學生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時,才能流暢而又輕松地進行寫作。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書面表達訓練和口頭表達訓練相結合的方式來對其加以培養。所謂書面表達訓練,就是通過有目的的寫作訓練,使學生找到寫作規律,了解不同文體之間的差別,進而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小練筆的方式來進行培養。例如在《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后,教師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進行一次課堂小練筆活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來進行寫作,文體不限,字數根據課堂時間來確定,一般不少于300字。通過這種練習,學生不斷在寫作中磨煉自己,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另外,閱讀也是書面表達訓練的最佳方式,學生在進行閱讀過程中,能夠學習到文章結構、修辭手法等寫作技巧,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尤其是一些經典、優秀的文章中,有大量優美的段落,教師應指導學生摘抄和記錄這些優美段落,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從而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語文思維能力一般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思維發展與提升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及語言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等。其中,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指語文中詞匯、句子、語法、修辭手法等,是學生語文學習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詞匯是指成語、俗語、諺語、時代詞匯、文言虛詞及實詞等等;句子主要包括句式變換、各種句子結構、詩文名句、名人格言等等;修辭手法包含比喻、比擬、襯托、雙關、頂真、通感、回環、排比等;語法則是漢語常用口語語法及書面語法兩個方面。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能夠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語文思維培養,在日常教學中,以高中語文教材為基礎,并借助教輔書籍來開展高中語文教學,并將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作為主線,貫穿整個高中語文教學,使學生學會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與閱讀,并能夠準確表達出感受及事件發展邏輯。文化傳承是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之一,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學生能夠了解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文化,進而形成強大的文化自信,并致力于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語言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熏陶,教師應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根據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及不同風格有針對性地加以分析,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較高的審美水平,并能夠結合實際需要運用相應的語言,表達自身感受,抒發情感。
(四)提升學生參與性
教學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只有提升學生的參與性,才能夠完成教學進度,實現教學目標。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參與的重要影響,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法是提升學生參與性的有效措施,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功能得以激發。教師可根據教學具體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組,保證每一個小組的人數不超過8人,并使組與組間的語文學習水平一致。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加以指導,并維持課堂秩序,防止因小組合作學習造成秩序混亂現象的發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性,進一步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三、結語
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系統化地滲透,通過對教師資源進行整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參與性等手段,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左延慧.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1).
[2]白忠明,潘忠.試論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
[3]陳建,邱俊艷.以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以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教學為例[J].學語文,2017(2).
[4]何容方.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文學教育(上),2017(8).
[5]丁文靜,韋冬余.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本研習”板塊的特征與教學切入點——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的策略[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6(2).
[6]謝美明.淺談成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都市家教,2017(6).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