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名著,寫好讀后感,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學生才會不怕寫作文,愛上寫作文,寫出的作文才能靈動。
【關鍵詞】生活;寫作;興趣;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可見生活與寫作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結合點,舞好兩柄“利劍”,相信就能讓學生寫作的語言變得靈動,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讓生活為寫作服務呢?筆者認為可從下面幾點入手:
一、利用讀名著,寫好讀后感
閱讀名著,要先教會學生讀,讀是感的基礎,只有透徹地掌握名著的內容和要點,才能寫出有感情有體驗有見解的讀后感。把閱讀經典名著放在寫作前,是依托書本。高中教材有很多名著的節選課文,例如《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邊城》……在賞析這些課文時,筆者會從多角度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教學生寫讀后感。筆者經常會布置學生寫讀后感。例如在上完《林黛玉進賈府》課,筆者布置學生嘗試寫《紅樓夢》讀后感,陳秋蓉同學的《釵影深宅——讀〈紅樓夢〉有感》:
“木石前盟”“金石良原”注定了寶黛釵三人的愛情悲劇。黛玉逝去,寶玉出家,雙雙了卻了自身的紅塵孽緣,唯寶釵一人腹中空懷一子,獨守空房,守護著這破落的賈府。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多么可悲的結局!寶釵是何等的佳人,竟葬送自己的大好年華于賈府中。
“他也許明天就回來,也許他永遠不再回來”,是否這就是寶釵于賈府中的境況。月下獨行,孤影自憐。賈府的眾多女子只剩李紈一人,遭遇相似的二人是何等的悲涼。
世人只知黛玉為愛而亡,孰能知曉寶釵的種種無奈。識大體的她終究只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釵影深宅中,獨望寶釵后生安然罷!
這一小段文字雖然字數不多,但也看出該同學在閱讀中進行了思考。
讀名著寫讀后感,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利用學校舉辦書香校園活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筆者學校每年會舉辦“書香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多看書,讀好書,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葉舒薇同學在“書香校園”活動征文比賽中憑借《翻涌的生命巨浪》獲得省二等獎、龍巖市一等獎、漳平市一等獎。她的作文是這樣的:
那如同翻涌在我平淡日子里的巨浪,至今余味猶存。
中考過后,我回到了我的老家,那是一個偏僻落后的小村子。在那里連電視電腦這樣的時代產物都沒有。長輩說的都是我所聽不懂的方言,附近也沒有與我年齡差不多的。所以可想而知,我在那兒的生活多么無趣。
奶奶家對面有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聽說大概二十五歲左右,名為阿江。嚴格意義上來說,他是我的堂哥。
……
阿江真的很開朗。一路上話不停,似乎永遠也沒有說完的時候。他向我說了他的家里,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還有父親母親。他很喜歡他們,因為他們對他很好。
……
我看著他說:“快好起來。”他很開心地沖我笑著說:“一定 的,我是要當醫生的!”那讓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謂“笑著流淚”的含義。
最后看到的是阿江的遺像,仍是笑得那么開心。這之后我也有了“成為醫生”的想法。
感謝阿江,感謝他的寬容與樂觀堅強,感謝他翻起的在我生命中的巨浪。
葉舒薇同學的作文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了征文競賽的評委,她的獲獎也給很多同學打了一針強心劑,讓學生明白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
三、利用練字的機會,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從高一筆者一接到新的班級開始,老師就會強調練字在高考考試中的作用。但是高中的理科實驗班同學,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了理科作業上,他們不喜歡一板一眼練字,筆者只好經常讓他們寫一段文字,看到有趣的文字就在班上進行點評,激勵學生。比如15班葉子琦同學的練字“今宵酒醒何處,高二16班,曉風殘月。俊樹愛數學,俊濤卷菲雪,澤鈺無牙。我感覺要是讓16班的小伙伴知道,我是不是會死得很難看?”這小段文字中的幾個人名是16班的同學,葉子琦同學在練習字時把所學的詞巧妙地活用到練字文段,讓練習變得有趣,也提高了寫作水平,何樂而不為呢?
四、利用節假日,讓學生編寫祝福短信,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高一過新年時,筆者留了兩道語文作業,第一道是自己做一餐飯請家長吃。所有流程要學生自己做:買菜、洗菜、切菜、做菜做飯、洗碗、收拾廚房并拍照上傳到家長群;第二道作業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編條短信給科任老師拜年。筆者收到的短信:“巧姐,新年快樂!誠摯地感謝巧姐過去一年的悉心培育和巧姐分享的葷段子”“巧姐新年快樂!跟您相處了一學期也被您關照了一學期。真的覺得您是個非常好的班主任也是個非常好的朋友。好多次活動后您給我們的鼓勵,我覺得我們班的凝聚力又增強了,您常說我們比其他人厲害是因為讀書聲比別人大,但我想說是因為有您這樣的班主任帶領我們16班越闖越輝煌!”“巧巧老師除夕快樂呀!我是我們班的第二個‘巧’噢,猜到是誰了嗎?嘿嘿,我是巧鈺。很開心2016年自己考到了16班遇到了老師遇到了大家。希望新的一年16班還有更好的成績。祝巧巧老師在新一年快快樂樂健健康康、順順意 意”……這新的拜年短信不是學生復制的,也讓人看了特別溫暖。
唯有在生活中當有心人,學生才會不怕寫作文,愛上寫作文,寫出的作文才能靈動。
參考文獻
[1]陳立志.生活是寫作的源泉[J].語數外學習,2012(12).
[2]朱子輝.閱讀與論文寫作漫談[J].閱讀與寫作(下旬),2011(3).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