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日漸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情況日漸受到教師關注,基于此,本文就小學生閱讀現狀與有效閱讀展開分析,并提出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等四方面通過有效閱讀引領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策略,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小學教職人員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閱讀;作文素材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筆者在實際執教生涯中發現,很多學生存在著閱讀量不少但寫作文時卻一籌莫展的情況,這一情況的出現便是由于學生讀書過于零散、盲目且未能實現有效閱讀,閱讀自然難以為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提供支持,而設法改變這一現狀,正是本文就如何讓有效閱讀引領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展開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小學生閱讀現狀與有效閱讀
(一)小學生閱讀現狀
由于越來越多的小學生能夠輕松接觸到計算機、智能手機,這就使得很多小學生的閱讀往往較為盲目、零散和自由,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小學生眼界的開闊,但也有很多小學生因此沉迷于網絡小說等營養價值較低的作品之中,而在新鮮感與好奇心的支配下,小學生的綜合成長也很容易遭受不良信息的侵擾,這種閱讀顯然無法為小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提供支持。
(二)有效閱讀
所謂有效閱讀,指的是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真正將自身所閱讀的文章理解、消化并掌握其中涉及的相關技巧,這一過程中實現的作文素材積累便為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扎實基礎,而當小學生真正具備有效閱讀的能力,其自身就能夠真正通過閱讀實現各類“營養”的積累,課內與課外的閱讀也將為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通過有效閱讀引領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策略
結合小學生閱讀現狀,本文提出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結合教材引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共四方面策略建議,具體內容如下。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為了真正實現小學生有效閱讀并由此實現其更好地積累作文素材,教師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文建議通過以下兩方面具體措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以身作則。小學生與教師的接觸較多,其自身也往往會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如果教師本身喜歡閱讀,那么這種喜歡的心情就能夠較好傳遞給學生,學生自然很容易因此對閱讀產生興趣。例如,在進行《草原》一課的教學中,筆者便結合日常閱讀積累對老舍先生進行了深入介紹,并在介紹中充分表達了對老舍的贊嘆之情,由此很多學生在課后自發閱讀老舍的作品。(2)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基本上沒有小學生不喜歡教師的表揚,因此在教學中往往表揚課外閱讀豐富的學生,由此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實現了較好激發。例如在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古詩詞三首》教學中,筆者便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在課下所學習的古詩,有的學生展示了李白的《將進酒》,有的則展示了樂府詩集中的《敕勒歌》,而當學生得到表揚后,筆者發現很多學生自發地開始了課外閱讀。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后,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此就能夠較好避免學生受到不良文學作品的影響,學生也能夠初步產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意識,具體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策略如下:
(1)由淺入深。學生的閱讀能力往往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引領學生進行閱讀,并不斷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筆者在《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的教學中便采用了逐步深入的教學方法,而當學生隨著筆者思路不斷深入理解課文,其自身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便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升。(2)由課內到課外。一些學生在課內積極閱讀,但在課外卻往往沉迷于各類游戲活動,因此筆者建議相關教師結合課內教學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例如在《橋》一課教學后,筆者便為學生提供了《微型小說選刊》結尾頗具意味的微型小說,由此不僅為學生更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提供了支持,同時也為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提供了契機。
(三)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在學生逐漸養成課外閱讀習慣后,教師便應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以此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真正聯系起來,有效閱讀引領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目標的實現,也將由此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學生寫作熱情的激發,筆者建議相關教師靈活開展主題式小練筆訓練、文章仿寫、征文等活動,學生由此就能夠在較為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描寫身邊的花花草草、同學、父母,而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最近閱讀的文學作品靈活開展創作并給予學生表揚,學生參與寫作積極心態的塑造、寫作熱情的保持由此便得以實現,學生也將在自身不斷摸索中發現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路徑。
(四)結合教材引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在學生逐步認識到閱讀與寫作間存在的緊密聯系后,教師便需要將目光重新集中在課文領域,由此帶領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到課文的出彩之處,學生自然由此就將有意識地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例如在《火燒云》一課教學中,筆者便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后,重點提及了課文中“笑盈盈”“恍恍惚惚”“金燦燦”等疊音詞的應用,并同時圍繞“半紫半黃”“茄子紫”“百合色”等描繪顏色的詞語與學生開展了討論,由此學生便實現了更深入了解疊詞、色彩詞等詞匯,在教學后開展的小練筆訓練等活動中,很多學生也有意識地應用了疊詞、色彩詞,這便是對筆者教學的最好肯定。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有效閱讀在小學生作文素材積累中能夠帶來極為 積極的影響。而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草原》《古詩詞三首》《冬陽童年駱駝隊》等教學實例,則直觀證明了研究的實踐價值。因此,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本文內容便能夠發揮一定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肖華.如何做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素材積累[J].語文學刊,2014(15).
[2]帥建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華少年,2017(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