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在寫話教學中要求,“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彪S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作為教師,我們到底該如何更有效指導學生來學寫話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二年級;第五單元習作;興趣;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案例描述
關鍵詞:單元作文;訓練設計;困惑;問題。
在人教版二年級第五單元的作文中,教材中是這樣要求的:把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寫一寫,可以描寫它可愛的樣子,也可以寫寫它的生活習性,也可以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生的趣事寫下來,然后把寫的內容跟同學交流交流,聽聽同學的意見。
這一單元作文,要求寫一種熟悉的動物,根據大綱的要求,我原來想這樣設計訓練習作:布置一項觀察作業,讓學生回家觀察動物,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說動物的樣子、生活習性、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生的趣事。最后再寫下來。我認為,二年級學生,樂于寫作就是放手寫作,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老師不能干預太多,否則學生對寫作沒有樂趣和信心。但是通過實踐,我發現,學生對習作訓練既不感興趣又不會寫,寫出來的東西干巴巴,沒有感情色彩。我很困惑,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呢?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經過我認真反思,我找到了問題所在。
二、案例癥結
關鍵詞:心理學;認知特點;問題原因。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是籠統的、不精確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且常與興趣有密切的關系。想象具有模仿,簡單展現,直觀具體的特點。根據小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二年級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存在觀察不具體、特點不突出是正?,F象。例如:觀察貓以后,一個學生寫道:我家有一只花貓,長著一雙眼睛,一個鼻子,一條長長的尾巴。
另外,在興趣上,學生對動物的興趣點不同,興趣的程度也不一樣,觀察的結果勢必也不一樣。因而寫話時,寫出來的動物自然不一樣,即使是觀察同一個動物。
三、案例突破
關鍵詞:激興趣 ;觸需要;抓特點;按序寫。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創設情境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學生靈感的催化劑。精心地創造條件,進行情感蓄勢,讓學生的情感盡量地越積越高,達到不吐不快的關鍵時刻,順勢拋出作文題目,學生肯定會爭先恐后地寫作。就拿二年級的這次習作來說,如果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孩子主動想去觀察,迫切地想去說,盡量地想說清楚,那么學生觀察動物的興趣和自覺性就提高了許多,那孩子的語言表達一定是發自內心的,是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這節課,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
大屏出示一只可愛的貓的圖片,老師介紹說:“這是我喂養了5年的貓,你們覺得它可愛嗎?可是他在昨天丟失了,我很著急,一直在找它,可是一直沒有找到。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助老師找到這只貓嗎?”
一石激千浪,一個問題一下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孩子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寫尋貓啟事;有的說打廣告。有的說,發動身邊的朋友去找。老師說,你們說得沒錯,可是他們沒見過老師家的貓,怎么辦?學生立刻就說,把貓的樣子告訴別人,別人就知道了。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了,老師順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貓的特點。
(二)因勢利導,抓住事物的特點觀察
1.引導觀察,抓住特點
要想找到貓,必須告知別人老師家的貓的特點,那么,老師家的貓有什么特點?學生互相交流,互相補充,老師隨即引導學生觀察仔細,抓住特點來說。例如:有的學生說貓的眼睛很有特點,又大又圓還很亮。有的學生說貓的嘴巴是三瓣嘴。有的學生說貓還長著胡須。有的說貓的耳朵小小的,尖尖的。有的說貓的顏色很特別,背部是咖啡色斑紋狀的,肚皮毛的顏色是白的。
2.抓住特點,敘說具體
在學生抓住貓的特點以后,老師隨即又問同學們:“這樣給別人介紹,老師家的貓能找回來嗎?”讓學生主動對自己的語言進行反思,通過反思,學生認識到,光抓住特點不行,還得把特點說具體,而且越具體越容易把貓找到。于是,我根據學生的反思,再次引導學生探討如何把貓的特點說具體。例如:貓的眼睛又大又圓,像什么呢?貓的眼睛很亮,如果晚上看到這對眼睛,你會想到什么?學生的想象力一下子打開,思維活躍起來,結合生活實際,一下子把貓的眼睛說得活靈活現。又如:貓長著胡須,老師啟發學生,這胡須像什么?它吃東西時,胡須又會怎樣地擺動?最有意思的是有個學生竟然想象胡須像一根根魚刺,是貓偷吃魚時不小心扎上去的。把貓的樣子寫活了,同時把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融進語言文字中。
(三)先說后寫,按照一定的順序練寫
1.說話有序,力求完整
貓的每個特點學生都能觀察清楚,說具體后,老師又問學生:“貓的各個特點我們把它隨便拼湊在一起介紹給別人,行嗎?”學生發現這樣介紹會顯得亂,那么怎么介紹別人會覺得不亂呢?經過討論,大家認為,先整體介紹貓的顏色、胖瘦,再介紹頭,最后介紹尾巴。于是,老師讓學生按照這個順序完整說一段話。學生的語言表達清晰了許多。
2.巧設題目,順理成章
學生在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能說清貓的特點后,老師讓大家開始下筆寫,定什么題目好呢?學生紛紛出題:老師家的貓、尋貓啟事、丟失的愛貓……最后大家認為,尋貓啟事較好,于是,同學們開始幫老師寫尋貓啟事,都爭先恐后地努力把貓的特點寫出來,好讓更多的人幫助老師盡快找回丟失的貓。
通過這個案例,我發現,指導學生習作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觸動學生內心的需要,讓習作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習作訓練才是有效的、扎實的。
作者簡介:朱明華,新疆醫科大學子女學校小學教師,小學高級教師職稱。從教30年的經歷,曾獲得市教學能手、 教學骨干、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多篇論文、教學設計、教學大賽獲獎。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