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極大的魅力和超群的智慧,在科技和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下,有許多人回過頭來重新學習傳統文化,就是因為我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做人處世、齊家治國、修身養性的大智慧。傳統文化是國人的瑰寶,是我們不可丟棄的無價之珍,而教育事業對教孩子傳統文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對高中生來說,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也有了一定的領悟能力,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必須推行的,因為傳統文化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有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對高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最有用的做法,高中生因為高考的巨大壓力,課業繁忙,每天學習的重心基本是英語、物理、數學、生物、化學或者政史地課程,除了背誦高考語文中要考的古詩詞外,很少會再花時間學習語文,所以我國的高中對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普遍是忽略狀態。要改變這種狀態,在高中緊張的學習進程中給學生灌輸我國的傳統文化,需要高中語文教師高效利用課堂時間,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本文對這個問題做出了以下討論。
一、提高高中師生對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高中教學的唯一目標便是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雖說語文也是高考中占分比值較大的一科,但是因為高中學生時間緊、課業重、壓力大,且語文是學生從小就接觸的一門最基礎學科,相比高考中其他科目來說,難度系數不大,所以大部分老師和學生不會把重心放在語文學習上,他們忘了語文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學好語文對學習和理解其他科目有著很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更是重要,傳統文化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寶藏,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越多,領悟越深刻,一個人的思想和精神就會越深刻,但是由于高考的壓力,我國高中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并不高,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提高傳統文化在高中師生眼中的地位,即讓每天忙于備戰高考的學生意識到傳統文化對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學生的眼光變長遠,意識到學習好傳統文化無論是對當下高中階段的學習還是以后的生活學習和自身素質的提高都有極大的幫助。只有在思想上覺得傳統文化很重要,學生才會積極地學習傳統文化。而高中語文教師在滲透傳統文化方面更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高中語文老師不應該只把教學目標放在古詩詞的背誦和古文翻譯上,應該多在語文教學中帶領學生感悟詩詞和課文更深層次的意義。
二、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
要想給高中學生滲透傳統文化需要高中語文老師不斷地努力探索和改進語文教學方法,找到能與學生緊張的學習時間相吻合的教學方法,充分對課堂時間加以利用,高效地給學生灌輸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提出來了以下兩點方法。
(一)教師在課堂上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引導
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不能以題海戰術為手段來檢測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的語文素養很差,那么無論做多少試卷都是無用的,學生對古詩文還是找不到入口,更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老師應該先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傳統文化素養為教學目標。例如在課堂上老師教授古詩詞時不要一味地教學生逐字逐句翻譯,讓學生背誦默寫,老師應該在學習每篇課文之前先為學生深入地介紹一下文章的作者、寫作背景和文章中涉及的人、事等,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中,這樣學生學習起古詩詞或古文來才不會覺得枯燥,學生理解起古文中的字句來也會更容易,把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背景了解清楚,學生翻譯起來也會更順暢,不會顯得死板、別扭。老師在講解過程中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可以叫學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文章粗略地翻譯一遍,再帶著學生進行精確的翻譯和講解,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古文理解能力,又能讓學生對這篇文章印象深刻。
(二)減輕對參考書的依賴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翻譯古文的參考書,因為查找方便,學生對這種參考書的依賴性很大,這就使學生養成了遇到記不住的字詞意義時不會想著要了解這個字句的來歷和深層意義,只想快速地在參考書上查找準確的翻譯的不良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會越來越差,所以老師要教會學生理解和翻譯的方法,降低學生對參考書的依賴。
三、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益處,如果學生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素養,對其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會有極大的幫助。高中語文教師應努力在教學中向學生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知識,不要讓成長中的下一代丟棄了我國的文化瑰寶,這對于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溫艷.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9).
[2]曹文俠.論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育文學,2012(10).
[3]王珊珊.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育文學,2011(1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