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他的這種“生活教育”理論在指導低年級寫話教學方面有著很大的啟示。本文主要談談陶行知“生活教育”在語文低年級寫話方面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語文低年級寫話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曾明確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教育的意義。”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如果失去生活這塊沃土,我們的藝術創作也是貧瘠乏味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為我們的情感體驗提供了最廣闊的天地,我們的社會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只有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的學習中我們學生的筆下才能有春夏秋冬的美景,才能有祖國山川的壯美,才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我們低年級的寫話教學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有著重要的理論依據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本文就“生活教育”在低年級寫話方面的指導意義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衍生生活,文章活出精彩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再現生活情境,激學生寫話之趣
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正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有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運用多媒體可以再現生活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1》時,正處于冬春交替的時節,春天的跡象還不明顯,這時如果帶領學生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幫學生創設春天來了的情境,讓學生欣賞美麗的春景,在草長鶯飛、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的春景中去學習本課的內容,學生興致很高,此時,教師順水推舟:“面對這么美的春景,你們想不想寫一寫呢?”緊接著,教師再次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春天來了》的景象,同時配以音樂《春天在哪里》,讓學生走進春天,進入生活情境,學生很興奮,興致特別高昂,繪聲繪色地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繪出來:“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地吹著,就像媽媽的手撫摸著我們的臉蛋,舒服極了。”“春天來了,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又細又密,像牛毛、像繡花針。”“春天來了,柳樹抽出了嫩芽,小草從地里鉆出來了,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放了,引來了蝴蝶、蜜蜂、小鳥……”“小朋友們眼里的春天好美啊,要是……”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們就搶著說:“老師,我們要把這美麗的春天寫下來。”不言而喻,這次寫話很成功。
(二)利用教材留白再創生活情境,激學生寫話之趣
蘇教版低年級教材中的課文,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充滿童趣,有的課文中充滿留白,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留白幫學生再創生活情境,讓學生參與形象的創造,置身其中,進入角色,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情感被激起、興趣被激發時,可以趁勢引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放小鳥》一文時,教師這樣講道:“當鳥媽媽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自己的孩子時,發現孩子被關在籠子里,卻無法相救,而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已經幾天幾夜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了,此時此刻,母子相見雖然近在咫尺,卻仿佛遠隔千里,它們之間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相互討論,再上臺表演,學生興致很高,表演得也很感人,在充分喚起學生說話、表演興趣后,讓學生把這感人的一幕情景用文字記錄下來,學生此刻進入了生活情境,眼前一直出現鳥兒母子相見卻不能團聚的場面,已經把自己當成了課文中的鳥媽媽和小鳥了,情感上產生了共鳴,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寫,這樣的寫話教學可以說是既輕松又愉悅的。
二、生活處處留心,文章隨處可出
(一)家庭生活出文章
家庭生活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是學生的第一學習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們說話和活動最多的場所,因此,利用好這塊生活源頭的陣地,可以大大豐富學生的寫話內容。
例如讓學生了解父母長輩的生日,以及家庭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節日,在這些節日來到之時,讓學生想想能為自己的父母長輩做些什么,說些什么,讓家長引導學生把自己做的事、說的話記錄下來。又如,學生在家中參加勞動的場景,勞動過后的體會,或是家中來客人的情景,都可以讓學生用課堂中學到的語文知識用心記錄下來,達到了訓練學生寫話的目的。
(二)學校生活豐文路
陶行知先生曾大聲疾呼:“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學生在學校活動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多,在美麗的校園中,師生們一起上課,一起活動;學生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互相交流著生活上的、學習上的以及其他方面的種種見聞、體驗和感受。這里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樂。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寫話內容,及時抓住這些機會,訓練學生的說話、寫話。
例如學校開展了“放飛夢想”的風箏節活動,讓學生親手給雪白的風箏涂鴉,畫上自己喜歡的圖畫,再親手把自己繪制的風箏放飛藍天。這樣的活動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其中,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出各式各樣的美麗風箏,通過合作,把美麗的風箏放飛藍天。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活動,對自己親身參與的活動也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話想寫,于是,每次有這樣的活動后,我都會指導學生把活動的過程以及活動后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鍛煉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語文是一門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程,在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好校內校外的各種生活資源,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拓寬學生的寫話之路,讓生活成為學生寫話的大課堂,讓寫話成為學生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一件事,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