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地方性法規通常經過三審便可提請當地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通過。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先后四審,這在該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中并不多見。
從一審到四審,關于燃油機動車的數量是否應該“調控”的條款,歷經設立、刪除、再增加,最終以一種彈性的方式解決,充分展現了湖南省人大立法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
之所以會“翻燒餅”,更多是爭議條款涉及多方利益。可貴的是,各方博弈得以在公開、民主的氛圍里展現出來。設立、刪除,再增加、再刪除,在翻來覆去的博弈中,避免了立法者自說自話,理自然會越辯越明,事兒也會越辯越清。近年來,在立法中“翻燒餅”的事情并不少見。比如,民法總則草案先后3次向社會征求意見,4次在不同省市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根據各方意見作出126處修改;預算法修改歷經十年,其中“經理國庫”與“代理國庫”,僅一字之差,就反復修改多次……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今日中國,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改革成果需要法律予以保護,新發展理念有待立法鞏固。通過開放立法了解社情民意,通過科學立法呈現21世紀的立法水平。只要始終堅持將開放立法、民主立法、科學立法貫穿立法工作始終,立法過程中出現“翻燒餅”,不是壞事。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