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梓
1900年法國巴黎,11名女性運動員參加了第二屆奧運會,開啟了女子體育的發展;2017年,眾多女子賽事和俱樂部的出現,迎來女子電競事業發展的曙光。
艱難發展的女子電競
女子電競開端早卻發展緩慢這個問題,其實不只中國,放在韓國,乃至全世界的電競圈都普遍存在,并不因為國情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僅以中國來舉例,首先女子選手對游戲的理解不如男選手,技術水平低,難以呈現出同樣精彩程度的賽事內容,而投資商更加注重短期利益,傾向于選擇俱樂部聯盟更加成熟的男子電競進行投資,這致使女子聯賽外生動力不足,內在商業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開發。然而OWPS的LF戰隊177小姐姐為俱樂部吸粉無數這件事也許意味著這種傳統的投資思路在當下正在失效。
其次是社會輿論對電競行業的偏見,早些年一般人家里面如果有男孩子想去打職業都會被視為大逆不道,父母定是不依不饒,斷絕關系甚至以死相逼都要阻止,如若換成女孩,情況只會更糟。然而隨著電競行業的逐漸成熟,對職業選手的偏見在慢慢好轉。女性的從業選擇也更加自由,這為女子電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看到,女子電競發展相比男子電競慢有三個原因,一是由于業內人士的認識限制導致的起步晚,二是外生動力稀缺,內生動力方向不對,三是在社會不認可的情況下,女性從業者供給不足。因此,在男子電競系統日臻完善的今天,女子電競發展仍然處于一個兵荒馬亂的階段。
惡性循環:男女有別,女子電競大環境每況愈下
在目前電子競技運動的整體大環境是向好的這個前提下,談論女子電子競技環境的問題才顯得有意義。
VG現任CEO陸文俊Hunter這樣說過,”目前大環境確實好了不少,大家對于電子競技的認知度都提高了。電競已經成為一個年輕人普遍會談論的東西,包括很多明星也對電子競技充滿了熱愛。另外廠商和一些個體老板的投入也是對電競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促進,十年前的職業俱樂部估計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還不到。”
除此之外,廠商的大力推廣和政府未來的扶持肯定能讓電競盡量向傳統體育靠攏。而且,通過電競衍生出來的新興行業能夠帶動GDP的發展以及帶來就業機會,加上俱樂部良好的運營以及電競熱度在年輕人中間不斷攀升,形成一個良性的盈利模式并非難題。
但是我們這里務必要注意,女子電競的發展環境更加復雜。
就上文我們提到的幾個問題來講,女子戰隊沒有比賽可打的現狀導致俱樂部缺少曝光度,而知名度低伴隨的就是少量的收入來源,這又直接導致了俱樂部為了運營下去尋求其他生財渠道,所以女選手們忙于直播、打表演賽和娛樂賽、參加各種節目而疏于訓練,難以提高技術水平,情況在日復一日的惡化。
“那時候俱樂部招人都不問段位,想進要先看照片”一位女選手無奈地說。
那么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的閉環產業鏈,任一環節的單方面努力都很難打破現狀,女子競技娛樂化愈演愈烈。
大概在S3、S4賽季,英雄聯盟女子戰隊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而發展過快又疏于管理必然伴隨著亂象叢生,iGirls潛規則事件、VG女隊員勾心斗角,領隊打人、OMG女隊員微博倒賣賬號等丑聞先后爆出,對女子電競俱樂部的公眾形象造成了難以消弭的惡劣影響。
時至今日,在百度搜索中輸入“女子電競發展”,首頁上仍能看到“潛規則、內幕、水深”等字樣。影響惡劣到賽事投資方都要再三考慮。
直到2016年,女子電競仍然在不成熟的運營機制和混亂的俱樂部競爭的內耗中裹足不前,這個時候迫切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外部勢力能夠厘清復雜的現狀,給女子電競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女子電競市場:紅海中的藍海
在賽事市場頭部壁壘嚴重、三方賽事不溫不火、俱樂部盈利模式處于探索階段的當下,女子電競市場成為了電競這片紅海中僅有的藍海。
2017年吹起的聯盟熱不僅在紅海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也在女子電競這片藍海中泛起了陣陣漣漪---9家有女子電競夢想的俱樂部站了出來,把經過了2016年一年研討準備的成果推了出來——中國女子電子競技聯盟成立了。
“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俱樂部能夠有統一的管理,也就是為了穩定生態。”內部人士表示。
女子電競聯盟的橫空出世無疑給所有仍然堅持在女子電競事業上的電競人打了一劑強心針,聯盟的成立不僅從形式上讓女子賽事更加正規,它的存在顯然更好地維護了俱樂部和選手雙方的利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健康的、有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必須依附于一套科學、合理又富于執行力的契約。經過多方綜合考慮,女子電子競技聯盟協議規定了選手的基本工資標準和發放規則,根除了從前俱樂部經營不善解散后選手拿不到錢的情況;另一方面,制定了完整的轉會制度,如果誰家的選手依仗技術好在轉會窗向俱樂部漫天要價——這種事在之前屢見不鮮,那么這位選手將會遭到全聯盟的封殺。
這一套向已有制度的完整章程讓女子電競俱樂部運營有了尺度和準繩,但是聯盟存在的意義卻不止于此。
女子電競聯盟的成立向人們證明了女子電競——作為競技運動的女子組,而非打著電競旗號的女生選秀,正在很努力地變好。聯盟就是女子電競發展的一塊里程碑,標志著女子電競終于從直播、賣肉、打表演賽賺傭金的泥沼中解脫出來,逐步專業化、競技化并向男子電競靠攏,最終成為與男子電競并駕齊驅的規范行業。
除此之外,女子電子競技聯盟的成立為賽事的舉辦提供了相對更加穩定的環境,聯盟統一組織會使賽事的開發和舉辦更加順利,這在目前女子電競賽事水平低、數量少的情況下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只有通過比賽增加戰隊曝光度,才會讓更多的女孩子關注電競,投入電競。
女子電競聯盟所做的努力讓我們期待著有一天,電子競技能夠像傳統體育一樣,女子項目和男子項目有五五開的水平。
女子電競聯盟的明天:從業者在時間上的角逐
女子電競發展的風雨十年是圈內圈外有目共睹,現在女子聯盟的成立也算是對過去小蒼、Miss等老一輩電競人的交代,然而聯盟未來的究竟在哪里,目前還是未知數。
女子聯盟目前所做的事更像是在打磨自己的體系,規范俱樂部和選手的行為,努力提高成績。似乎我們有理由認為當女子聯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在相對成熟后會更傾向于待價而沽,尋找一個能夠長期支持女子電競賽事體系運轉的力量。
誰來做這股力量?這個問題對于從業者而言,顯然是在時間上的角逐。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2016年的WESG上,當時阿里體育電子競技事業部負責人王冠就已表示出對發展女子電競的態度。結合WESG想成為電競奧運會的愿景,似乎讓我們提前確認了一件事,那就是無論如何,WESG會成為將來女子電競最重要的賽事之一。
那么,既然阿里體育決定涉足女子電競賽事,而女子電競聯盟又已經在隘口站定只等一陣好風——似乎我們已經坐在了熒幕前,至于是新瓶新酒還是陳酒新瓶,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但女子電競正在一步步向前走,不是么?
結語:中國女子電子競技聯盟的成立是所有電競人的夢想成真,但是聯盟的未來在何方,能否順利運營下去,模仿男子電競為俱樂部和賽事提供一個健康的良性循環盈利模式,仍需要各方的協同努力。聯盟的成立僅代表中國女子電競的征途才剛剛開始,未來發展尚不明朗,切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