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霖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
作為一個已扎根重慶19年的外地人,我親眼目睹了重慶的變化。
這些年來,重慶一路“蝶變”。如今,她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我想大聲說:“重慶,我愛你!”
與你結緣在青青校園
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掛牌。
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遠在北方的我對她的了解,開始從地理課上的枯燥名詞轉為了更感性的認識。
1998年,要填報高考志愿了。
在決定人生命運的時刻,我在北京和重慶之間猶豫著、糾結著……
重慶雖然遠比不上首都,但她年輕,“年輕無極限”——我終于還是在第一志愿欄里鄭重填下了“重慶大學”。
1998年9月8日,我來到了重慶。
那時,位于沙坪壩區的重慶大學很舊。我們的宿舍在3舍,據說是重大條件最差的宿舍樓。那時候坐公交車只需要5毛錢,在素有“火爐”之稱的城市中,我常常坐著沒有空調的破舊公交車,穿梭于彎彎曲曲而又經常堵車的公路上。在素有“霧都”之稱的城市中,經常整天見不到太陽,使我的心情就像天氣一樣,偶爾才會晴朗……
這就是我們的直轄市?我的內心忐忑不安,但還是勸慰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
2002年7月,我畢業了,對重慶的眷念和希望讓我留在了重慶。我考上了公務員,居住地從沙坪壩區搬到了江北區。
那時,舊的嘉陵公園還在,如今已不復存在的“陽光城”就算是大型商場了。路窄車多,江北區經常堵車,小雜貨店到處都是,就像一個大型農貿市場。
那時,我想,江北區要是有一個步行街就好了。
我把青春獻給你
不知不覺中,我的身邊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2004年7月,觀音橋步行街向市民揭開了神秘面紗。
五星級的世紀金源大酒店、比大樓還高的音樂噴泉成為市民追捧的風景。不少人慕名而來,就是為了看看重慶第一大步行街和高高的噴泉。隨后,新世界百貨、遠東百貨、世紀新都……又著實為江北凝聚了巨大的人氣。
那時,我為住在江北而自豪。
2005年9月,我重返母校繼續深造。校園里處處都是新的宿舍樓,每個寢室只有4個人,帶獨立衛生間,還有校園網,帶有大學四年記憶的老宿舍也重新翻修了……
2012年我結婚了。我的愛人是重慶人,因為對重慶的熱愛,讓我下定決心要做一個重慶媳婦。
2013年3月,我們的兒子誕生了。
我們經常開車去重慶大學城游玩。重慶大學虎溪校區氣派的大門,勾起了我對母校的懷念;民主湖畔,黑天鵝悠閑高雅地游動著;操場上身著迷彩服的大一新生正在軍訓……讓我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
不知不覺,我到重慶已經19年了,從一名懵懂的大一新生,成長為妻子、母親。
對未來我充滿信心
如今,重慶的交通四通八達。出門我們就可以搭干凈、舒適的公交車,可以乘方便快捷的輕軌、地鐵。在不少電影里,輕軌成了這個城市的標志,它穿行在樓道間、飛行在商圈上、跨越在兩江處……
通過平坦快捷的城市橋梁和城區道路及高速公路系統,我們也可以自己開車或乘坐高鐵、動車到郊區度周末;我們可以去各大商圈的步行街購物、消費、娛樂;我們的心情不再陰霾,因為“藍天行動”已使我們城市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新,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重慶是“霧都”了;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重慶又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橋都”……
過去這些年,我們見證并共同創造了光榮的歷史。新的征程,我們還將創造并贏得更加輝煌的未來,重慶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