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認識和理解,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結合設計制作實際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模式進行了分類討論。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分類
一個成功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合理的選題、完善的教學設計、精良的制作、和諧的界面、方便易用的操作等。實際上,在這些因素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重要因素,即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模式。在此,結合自己的設計與制作實踐,就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
大多數對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討論,多是基于不同標準對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進行不同形式的分類,而對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認識和理解很少提及。本人膚淺地認為,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是指為了完成一定教學目標或達到一定學習效果,在教學規律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結合計算機技術特點和優勢,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存儲、運行、表達、操作等諸方面,形成的比較典型、穩定和成熟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形態,這里所說的“計算機的技術”應該理解為計算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綜合。
計算機輔助教學無論它發展到什么水平,永遠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不可能也不應該替代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決定是否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認為所有教學或只要是能應用電教媒體的課就都應該使用計算機輔助是不合適的。在選題時就應該充分考慮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運用。在確認所選題目適合或需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后,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選題的模式了,模式確定的過程并不是一個顯示的過程,往往不自覺地融合到腳本設計的過程中了,因此,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不被人們重視,其重要性被忽略甚至被誤解。很多的腳本說明書,把教學的內容、步驟、操作、界面等方面描述的很細致,卻根本沒有教學目標分解和模式確定這一重要步驟,是很錯誤的。為進一步認識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模式,結合具體的教學特點、教學需要和教學應用,將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模式作如下分類。
一、講解演示型
模仿教師的課堂講授與演示,將整個教學過程集成到課件中,教師可以使用它實現電子授課。特別是一些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的,變化過程極復雜、極迅速、極緩慢或極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危險的等過程,均可用計算機表現,不宜表現的也可通過嵌入視頻等方式集成在課件當中。該模式最能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與經驗,是最常用、最普通的方式,一般的電子講義也歸為此類。
二、計算機輔助測驗(Computer Assisted Testing,簡稱CAT)
是CAI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屬于計算機管理教學(CMI)的重要內容。一般由題庫、組卷系統、成績分析系統和輔助支持系統四大部分組成,結合網絡特別是Internet進行大規模的、可異地的考試測驗是CAT的發展方向。
三、問題解答型
通過一個或幾個問題情景呈現,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解答一般不向學生灌輸新知識,而是通過解答問題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并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發現式教學
通過計算機構造好的環境,并提供使用者進行探索、分析、推導、計算等工具,使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并掌握新規律,設計要求具有嚴格的邏輯性,并應結合趣味性。此模式不僅僅讓學生發現規律,而且讓學生學到科學探索的方法。前面的模擬,問題解答模式都可部分地實現該目的。
五、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
通過計算機及輔助設施產生的一定的情景,在這個情景中用戶能直接操縱其屬性、對象并處理各對象的關系,而感覺不到計算機界面。在虛擬環境下,學生容易擺脫枯燥的課本說教和計算機屏幕冷冰冰的界面有助于激發積極的學習情緒。
六、網絡型
可以實現遠程輔導和在線討論,利用網絡特別是Internet進行通信,提供全球性、全方位的信息查詢與提供服務,可以自由選擇學習討論的內容、參與人(有點像網上聊天),適用于異地的教與學。一般把CAI課件具有Web發布和運行功能也歸為該模式。教學課件與與網絡特別是Internet相結合是一個重要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模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不同的劃分。以上分類并未遵守嚴格的、單一的標準,而是從多視角進行的,設計者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或其組合。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隨著CAI課件的系統化、集成化、模塊化,形成了所謂“課件”、“積件”、“學件”等構建模式,由于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以上分類中并未考慮該因素。可以預期,采用先進的多媒體和通信技術,集多種模式為一體的CAI課件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總之,在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過程中,必須科學合理的選擇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從而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有效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
作者簡介:
左力(1968—),男,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學生處副處長,主要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