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心亮
用好“三項機制” 建設“六個城固”
◎文/陳心亮
“三項機制”針對干部隊伍中不愿為、不敢為、不善為的現象,破難題、立規矩、樹導向,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開出了“千金良方”。我們把貫徹落實“三項機制”作為踐行“五大理念”、推進追趕超越的重要保障,著力發揮“三項機制”的“指揮棒”作用,為縣域跨越趕超凝聚起激越奮進的強大力量。
突出“三勵”,煥發激情鼓士氣。興業創業關鍵在人。我們堅持以實干實績論英雄,多舉措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精神鼓勵給榮譽。在嚴格控制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同時,縣上將年度綜合考核優秀等次比例由35%提高至40%,對取得省部級以上榮譽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直接確定為優秀格次。去年評選表彰縣級先進集體156個、先進個人254名,讓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得榮譽、受褒獎。物質獎勵給實惠。厘清干部正當利益與違規發放津補貼的政策界限,將部門單位和干部個人的考核等次、受表彰層次與物質獎勵掛鉤,適當拉大獎勵檔次、提高獎勵額度。在嚴格執行八項規定的同時,對個人年度考核良好、優秀獎勵金額由300元、500元三年提至6000元、7000元,并分檔設立2萬元—20萬元的“創先爭優特別獎”,激發全縣各級爭先創優、追趕超越。事業激勵給位子。堅持崇尚實干、任人唯賢,將選拔使用情形拓展至9個方面,嚴格落實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讓老實人不吃虧,讓有為者有地位。在去年縣鎮換屆中,對6個連續三年考核優秀等次的單位增加了科級干部推薦使用名額,全縣共提拔使用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56人,平級轉任重要崗位26人,從縣直部門選任17名優秀干部到鎮(辦)任職。按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給523名長期默默無聞、踏實干事的干部提升職級待遇,有效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精神和動力。

城固縣委書記陳心亮(左二)在農戶調研
把好“三關”,科學容錯明導向。著眼于消除當前干部中出現的抓改革怕失誤、抓發展怕出錯、出了差錯怕追究等思想顧慮,旗幟鮮明為創業者擔當、為“試錯者”包容,促使各級干部拋開顧慮、輕裝上陣,在推動縣域發展中大展作為。把好容之有度的界定關。堅持挺紀在前,嚴格區分失職與失誤、敢為與亂為、負責與懈怠、為公與為私的界限,明確容錯的14種情形,切實做到容錯有底線、糾錯有標準、問責有依據、懲處有法理,給先行先試、敢闖敢試者吃上了“定心丸”。把好防微杜漸的預防關。堅持民主集中制和依法用權原則,在抓好思想教育的同時,扎緊織密監督預防的制度籠子。嚴格執行“三張清單”制度,及時成立并完善縣督導委員會和城鄉規劃、財政投資評審、國有資產管理等議事機構和運行機制,加強對干部選任、規劃評審、項目投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念好權力“緊箍咒”,打開監督“無影燈”,抓早抓小,防患未然。把好容錯糾錯的執行關。成立由紀檢監察、組織人事、政法等部門組成的容錯免責裁定委員會,明晰流程,認真甄別,嚴格紀律,分類施策,確保“寬”而不“松”、“容”而不“縱”、公平公正。去年以來,共實施容錯糾錯31件,免于黨政紀處分1人,約談、警示訓誡23人,從輕處分7人,營造了敢擔敢干、嚴實開明的濃厚氛圍。
嚴格“三有”,推動能下強鞭策。干部能上能下,關鍵和難點在“下”。我們在抓好正向激勵的同時,更加注重反向鞭策,先后出臺了降職使用、末位淘汰、為官不為問責辦法等制度,著力暢通干部“下”的渠道,堅決讓不為慢為、懶政怠政者下馬讓位,在干部隊伍中產生了較大的震動和反響。明確標準,讓干部“下”有準繩。把違法違紀“必須下”、年齡到限“自然下”和不適應、不勝任而“應該下”同步推進,結合縣情實際,從四個方面細化“下”的48種情形,加大對“南郭先生”“太平官”的調整力度,樹立標尺、劃出紅線,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無功便是過,平庸就是錯”的擔當盡責意識。精準研判,讓干部“下”有依據。探索建立領導班子“5+X”及班子成員“2+X”綜合研判機制,建立科級干部現實表現和實績檔案,采取民主測評、民意調查、談話聯評等形式,結合目標考核,考準核實領導班子及成員的德能勤績,讓不勝任不稱職的干部下得有依有據、心服口服。近年來,先后對全縣17個鎮(辦)、57個縣直部門單位進行了3輪綜合研判,對整體合力不足、工作平鋪直敘的12個領導班子及時調整,對年度目標考核連續兩年處于全縣末位的2個鎮黨政正職果斷調整,對16名干部進行了“下”的處理,有效發揮了警示鞭策作用。注重關懷,讓干部“下”有保障。推動干部優勝劣汰的常態化管理,絕不能“一下了之”,而要加強對“下”的干部的人文關懷,建立跟蹤培養機制,提供“再上”的機會,形成能上能下、下了還能上的良性機制。近三年來,先后重新啟用調整后改進明顯的干部4人,激發了他們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動力。
著眼“三性”,完善體系促趕超。
“三項機制”是引領追趕超越的價值風向標,更是凝聚發展合力的制度組合拳。只有深刻把握其內在的關聯性、側重點,與目標考核體系有機融合、捆綁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推動發展的力量。增強制度的系統性。堅持嚴格管理和關心愛護、定性評價和定量分析、于法周延和于事簡便“三統一”原則,縣委及時出臺貫徹“三項機制”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建立聯系協調機構,全力抓好制度的配套銜接,修訂完善《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出臺《機關工作人員年度考核末位查究》等配套制度,著力構建以“三項機制”為內核的制度體系。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區分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工作實際,指導各鎮(辦)各部門科學制定規范、可操作的具體規定,嚴格“四個一”要求,到崗到人,掛圖推進,著力推動“三項機制”落細落實,創新創優取得成效。增強制度的實效性。堅持以“三項機制”為統領,完善考核體系,注重內外監督,加強跟蹤考評,引導和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朝著“陜西十強縣”的追趕超越目標奮力沖刺,聚力建設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六個城固”。
(作者系城固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 計科憲)
扶風“月報季評”落實“三項機制”
今年以來,扶風縣建立“月報季評”制度,從細微處精準發力,讓“三項機制”在基層煥發活力。
該縣要求各鎮街、縣級部門和單位每月20日前向縣委組織部報送單位本月貫徹落實“三項機制”實施情況和典型事例,分評優樹先、選拔任用、關心關愛等3種鼓勵激勵情況和任期屆滿調整、不作為不適宜調整、因健康能力原因調整、因違紀違法調整等4種能上能下情況以及容錯糾錯情況進行統計歸類,并附具體事例清單,逐事項逐人列出。同時要求各單位至少每季度上報1件“三項機制”運用的典型事例,從開展的背景、具體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受到的啟示等4個方面上報。縣委組織部對各單位進行月排名,并納入季度考核,對報送數量多、被采用宣傳的進行加分,對未按要求報送的酌情減分,并在每季度召開的全縣“追趕超越”工作點評會上通報點評。
(劉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