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狐貍心眼兒特別多,平時凈想著法兒騙人。他家有兩棵樹,一棵是香椿,一棵是臭椿。每年春天,狐貍總是在臭椿葉的外面裹上一層香椿葉,綁成一捆,冒充香椿,拿出來坑人。
這天,野豬拿著一捆鮮蘆根,路過狐貍家。這蘆根是他費了挺大的勁,在河邊泥灘,用嘴巴拱出來的。
狐貍正想吃鮮蘆根呢。他連忙沖著野豬吆喝:“又香又嫩大香椿,一捆蘆根換兩捆,誰要想換趕快來,這等好事沒處尋。”
野豬一聽,一捆蘆根能換兩捆香椿,覺得挺劃算,而且他早就想吃香椿了。于是就用蘆根換了兩捆“香椿”,興沖沖地回家了。
野豬特別饞,他一進家門,就打開了一捆香椿。他抓起一把香椿葉,吃了一口,又香又甜。他又用另一只手抓起一把,吃了一口,卻是又臭又苦,于是急忙吐了出來。野豬看看手里兩把沒吃完的香椿,這是怎么回事呢?他拿著兩捆葉子,去找山貓,想請山貓幫他找原因。
野豬來到山貓家,說明了來意。山貓看過葉子以后,對野豬說:“你上當了——狐貍在臭椿葉子外面裹上了一層香椿葉子,把你騙了。”
野豬問山貓:“你怎么知道?”
“我天天爬樹,什么葉子不認識啊。”山貓拿起兩種葉子,接著說,“你看,臭椿葉子和香椿葉子長得差不多,它們都是復葉,復葉上都長著十幾片小葉。而且小葉長得也挺相似,這就是你上當的原因。可是,你仔細看看,就能找出它們的差別。臭椿的小葉,下半截邊上有齒兒,齒兒的背面有一個小腺點。香椿的小葉下半截邊上沒有齒兒,也沒有腺點。這兩點,就是它們的最大區別。“
野豬看明白了,他氣沖沖地拿著葉子,要去找狐貍評理。山貓攔住他,說:“你別去了,狐貍絕不會承認的。依我看,咱們還不如到大路上,去宣傳香椿和臭椿的區別,揭穿狐貍坑人的把戲。”
于是,山貓和野豬一起,拿著兩種葉子,來到大路上。野豬把兩種葉子擺在地上,嘴里不住地叫喊著:“都來瞧,都來看,來晚了看不見。”不多一會兒,山羊、野牛、黃獐都來了,還來了許多別的動物。山貓拿起竹板,一邊打,一邊說著數來寶:
竹板打,響連天,各位朋友聽我言。
香椿葉子特別香,大家都愛把它食。
可是大家要注意,它和臭椿難區分。
各位也許分不清,我把區別談一談。
這時,野豬趕快把香椿葉和臭椿葉分發給大家。山貓又接著說:
打竹板,接著談,各位請把葉子看。
香椿臭椿葉都大,包含小葉十幾片。
這種葉子叫復葉,它和單葉不一樣。
以上講了相同處,下面再說不同點。
不同處,有兩點,希望大家記心間。
臭椿小葉下半截,邊緣長著小齒尖。
大家再把背面看,齒尖背面有腺點。
香椿小葉沒齒尖,更沒腺點在背面。
山羊聽了,問山貓:“你講這些有什么用處呢?”
山貓又打著竹板,說:
講這些,有根源,狐貍正在把人騙。
他把臭椿充香椿,到處拿它做交換。
野豬剛剛上過當,所以我倆來宣傳。
狐貍再把香椿擺,大家一定仔細看。
大家聽了,都覺得山貓和野豬宣傳得太好了。從這以后,狐貍再也不敢用臭椿冒充香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