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腦的諸多化學物質中,有一個名字備受關注——多巴胺(Dopamine)。這個物質給了我們最甜蜜的幸福,同時也是它誘使人們產生最隱秘的渴望——從沒有哪種化學物質讓人類如此又愛又恨。
無處不在的多巴胺
多巴胺是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的化學介質之一。它從前一個神經元中釋放,漂浮在兩個神經元突觸之間狹小的空隙中,然后多巴胺分子到達下一個神經元突觸的受體上,隨即啟動信號在第二個神經元中的傳遞。不只是多巴胺,人腦中所有復雜的信號傳遞都是通過這種簡潔高效的方式來完成的。兩個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簡單明了,但當這種信號傳遞從一個神經元擴展到大腦中巨大復雜的網絡時,信號活動就變的異常復雜了。多巴胺的來源和受體有多種組合,使得這一物質能靈活變通,帶給人多種不同的感受。
有人吃甜食成癮,有人愛打電子游戲,有人習慣酗酒,有人迷戀與戀愛對象在一起,無論好壞,這些所有的“快感”都跟多巴胺有關。生活之中多巴胺的效果是無處不在的!
快感從何而來?
當喜歡甜食的人在食用冰淇淋時,雖然直接的感知器官是舌頭,但其實感知快感的器官卻是大腦。
多巴胺是在位于腹側被蓋區內的神經細胞體中產生,并且在伏隔核和前額葉皮質中釋放。涉及運動功能的多巴胺有單獨的途徑,由黑質中的腦細胞產生并釋放進入背部紋狀體,由此產生快感。
另外,當人類習得新技能或取得新成就的時候,大腦里的快感同樣是來自多巴胺的獎勵。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如果你做某事失敗了,大腦中的多巴胺會相應減少,讓人產生失落和低沉的情緒。至此,你可能會認為多巴胺與獎賞有關。然而情況要比這復雜。比如,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在緊張和狂躁時也會經歷多巴胺的增強釋放。
多巴胺在人體開始運動時也起著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大腦黑質中多巴胺神經元的破壞與帕金森癥狀的產生存在聯系。多巴胺作為一種重要激素,能夠抑制催乳素釋放。醫生還通過多巴胺來治療精神分裂癥。除了參與額葉皮質中的注意力過程,人體的惡心反饋、心腎功能也都有多巴胺的參與。
簡單說來多巴胺是人類快樂的源泉,但多巴胺產生的機制卻比較復雜,它要管的事兒不僅僅是快感。
誤區:多巴胺并不是快感
多巴胺只是人類產生快感的一種神經遞質,但不等同于快感,因為神經遞質的行為復雜,簡單的分子經由靈活的通道傳遞竟能產生變化萬千的效果,這才是神經遞質的魅力所在。
多巴胺有五種受體,另一種神經遞質血清素有多達14種受體。其他神經遞質也各有有不同亞型的受體,不同的受體控制著不同的表達,每種傳遞組合都對應一個特定的效果反應。人腦中許多類型的神經元,彼此交錯創造出億萬級別的連接。正是基于如此復雜的生理基礎,人類才得以擁有燦爛多彩的日常,從起居住行到婚戀社交。
總而言之,多巴胺與欲望和愛情有關,但此外它還與牛奶、運動、自我激勵、注意力及精神病有關。多巴胺有許多角色,并不只是單個某一功能而身兼數職的復雜性正是這些神經遞質了不起的地方,它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之奇:僅僅用一個分子,大腦就可以完成那么多事。(編輯/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