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金·甘農
15世紀后期,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歐洲探險家從美洲、亞洲等地的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英國起步較晚,當時已有的航道早已被西、葡兩國所占,所以英國人迫切希望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線。于是,此后的幾個世紀,英國政府一直都在鼓勵探險家進行尋找西北航線的北極探險,無數支探險隊伍因此被埋藏在皚皚的冰雪下,而其中,富蘭克林探險隊遇難的影響最為深遠。
約翰·富蘭克林是英國北極探險史上的傳奇人物。32歲時,他初次涉足北極勘察,憑借著多年的航海經驗和小心細致的態度,成功地指揮探險船,從斯匹次卑爾根島到達遙遠的北方;第二次北極探險是為研究加拿大北極地帶的東海岸,在食物缺乏、天氣惡劣的條件下,富蘭克林率隊考察了2200多公里的漫長海岸線,回國后,立即受到了地理界及航海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并被授予爵士稱號;而富蘭克林的第三次北極探險,是研究美洲的北海岸,他再次成功描繪了北冰洋一帶近60公里的海岸線,一躍而成為歐洲北極探險的代表人物。
但富蘭克林并沒有滿足,時年58歲的他在英國政府的大力資助下,決定再一次前往北極,希望能成功通過加拿大的北極區域,從而開辟出新的航線。1845年5月26日,成千上萬的英國市民紛紛涌向倫敦港區,為富蘭克林的極地探險隊送行。為了此次探險,富蘭克林對“幽冥號”和“恐怖號”兩艘探險船做了防冰的加固改裝,船上的128名船員更是精心挑選而來。在市民的祝福下,探險人員陸續登船,風帆徐徐升起——北極探險的航行正式拉開了帷幕。可惜,沒有人想到,裝備先進、食物充沛、經驗老道的探險隊就此失去了蹤影。富蘭克林探險隊的神秘消失,掀起了英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搜救活動。
1856年,富蘭克林的妻子自費購買了探險船只,并聘請極地探險經驗豐富的利奧波德·麥克林托克為船長,到加拿大北極山脈的島嶼上去尋找富蘭克林探險隊的蹤跡。到達目的地后,他們一行共有12人,17條狗,人與狗一起拖著裝滿糧食及各種用品的雪撬,在冰雪之路上蹣跚而行。這次行動并非無功而返,在當地因紐特人的小屋里,他們看到了許多來自歐洲的物件:紅木塊、英國橡樹枝、氣壓表皮套、金屬罐頭和一把英國海軍軍官的短劍。打探一番后,他們還在威廉王島費利克斯角發現了幾具骸骨和部分航海日記。原來在1845年9月,富蘭克林的兩艘探險船經過此處時被凍在了冰里,只能在翌年的夏季脫身,他們不得不在船上熬過一個冬季。但不幸的是,由于食物變質、氣候極端,全部隊員葬身在了這個漫長的冬季。
雖然探險隊遇難的始末已經有了答案,但兩艘沉船仍然未見蹤影。多年來,加拿大各界一直致力于尋找船隊的蹤跡,以證明本國的北極主權,所幸,他們的搜索有了結果。2014年,加拿大國家公園管理局借助一臺遙控水下設備,在威廉王島附近的維多利亞海峽發現了沉船殘骸,研究人員表示,盡管現在還不能確定找到的船只究竟是“幽冥號”還是“恐怖號”,但無疑是富蘭克林探險隊的船只。經過長期探索,人們發現,由于北極完美的極寒條件,沉船上的物品都完好無損:桌上的船員信件、易碎的瓷器餐盤、310公斤火藥和藥瓶……根據沉船上的種種線索,研究人員證實了這艘沉船是“幽冥號”。
“幽冥號”的發現無疑讓人欣喜,正當人們以為“恐怖號”也即將重見天日時,卻在周圍的海域中一無收獲。不過,加拿大公園管理局的研究員一直不曾放棄。2017年4月,他們計劃在夏末使用載人潛水船,再次開始搜索,負責此次探索活動的凱瑟琳·麥肯納表示:“我們很快就會更多地了解富蘭克林探險隊的第二艘沉船。”
富蘭克林一行人的北極之旅至今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謎題。除了船只,船員也留下少數墳墓和殘骸。比如在1981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人類學家歐文·比埃蒂和其他考古學家在威廉王島上找到了31塊骨骼,這些骨骼散布在一個石頭窩棚遺址的四周。研究人員從所有的殘骸中提取了DNA,創建了新的基因數據庫,這不僅能準確地提供在不同的位置上的船員死亡人數,拼湊船員們最后的生活軌跡,還能有效地揭示這些遇難船員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