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璐
摘要:壁畫作為建筑的一部分具有它自己原本的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又和傳統背景下的中國畫密不可分,元代的壁畫雖不及隋唐五代發展壯大,但是在中國美術史上還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就從元代最為代表性的永樂宮壁畫的繪畫內容、繪畫語言、歷史價值三方面來淺析元代壁畫的藝術特點。
關鍵詞:永樂宮壁畫;元代壁畫;繪畫語言
一、永樂宮壁畫的繪畫內容
三清殿內壁畫為《朝元圖》,整幅壁畫氣勢宏大,全幅近三百個人物神形兼備、顧盼生姿,竟無一雷同。場面浩大氣度不凡的畫出諸神豐滿圓潤的形象,人物比例和諧,衣紋線條挺拔流暢,服飾精巧富麗,神態靈動生氣。
重陽殿內壁畫以四十九副連環故事畫的形式描述王重陽從降生到成道的道教神話故事。其中穿插著那個時代元朝人的生活畫面,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不僅有平民百姓的吃茶打魚;貴族階級的公眾朝拜;道教盛世如道士念經等各種動態流然于畫壁。還有各種勤勞樸實的勞動人物如饑民、樂手、雜役等與十分富態的帝王將相、王公貴族形成鮮明對照,凜然一幅人間百態的壁畫版元代《紅樓夢》于墻壁之上,向我們無聲而又有力的訴說著那個年代的一切,等待著我們去欣賞理解和感悟。
純陽殿內壁畫繪制了自呂洞賓誕生到得道成仙,游戲人間普度眾生的連環畫故事。殿內對扇后壁的《鐘呂談道圖》在人物形象風格特點上延續了隋唐遺韻“以形寫神、氣韻生動”,又有元代民間畫家自己的創造發揮。
二、永樂宮繪畫在具體繪畫語言上的剖析體現
永樂宮壁畫把對傳統繪畫所追求的精神意趣體現在壁畫的筆法運用上,對謝赫“六法”中提出的“骨法用筆、隨類賦彩”等評判標準體現在以傳統的工筆重彩線描勾線填色法的運用表達上,虛入虛出變化豐富。
色彩表現方面,以平填為主,采用礦物質顏料中石綠、石青、石黃、朱砂等石色大塊涂抹,再用三青、四綠等亮色小塊點綴,重點處都施有貼金瀝粉,如此燦爛輝煌的色彩不僅能體現出線條的變化和裝飾的優美,更增加了畫面的主次和線描素描關系。但每個宮殿的壁畫在色彩表達上并不盡相同。純陽殿壁畫的繪畫表現形式是屬于青綠山水,承襲了北宋范寬的繪畫語言特點,與范寬存世之作《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在細節表現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純陽殿中顏色以青綠為主,而在房屋屋頂、臺基處運用白色,使得整體畫面和諧統一,也是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反映。有趣的是,三清殿壁畫繪的是天上神仙,用的是金碧輝煌的重彩。純陽殿壁畫繪的是人間萬象,是幽靜古樸的淡彩。從兩者各有千秋的風格差異中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道教的憧憬,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線描方面,蘭葉描的豐富和鐵線描的張力,增加了畫面“吳帶當風”式的大氣流暢和真實性的飄逸動感。“一筆過”畫下去,如一條條鋼線嵌在墻壁上,不僅營造出一種微風拂過的真實感,還十分準確的體現了衣紋轉折及肢體運動的關系。《朝元仙仗圖》中的衣紋線條的處理中,不僅繼承了自五代十國以后的人物畫,特別是釋道人物畫的傳統規范化法,還有書法用筆的技巧中中鋒以及側筆來增加線條的靈動感。每個神像寥寥幾筆,濃淡粗細的變化充分表現出質感的動勢。這使得永樂宮壁畫在其藝術表現集前朝之大成,甚至可以說更勝于前代。
不僅如此,三清殿壁畫所用的“毛根出肉”畫法,及人物云鬢胡須等接近皮膚處用細筆,漸漸往兩側展開后,則用粗筆、淡筆,如此一來,人物細小的毛發胡須就像從肉里長出來了一樣。如此生動的用筆,體現出元朝民間畫工對中國式透視學和解剖學的深刻理解和創造,顯示出了極高的繪畫藝術技藝。
在構圖上《朝元圖》采用的是中國傳統左右對稱的排列方法,深刻描繪了道教眾神朝拜的群像式場景。而《顯化圖》的表現手法非常則具有中國傳統民族特色,是以52幅畫連成一個整體,以這種傳統連環畫的變現形式敘說呂洞賓一生的傳說行跡,技法多種多樣,內容明確完整,重彩和水墨千變萬化的結合在一起。這和敦煌壁畫中《九色鹿》、《薩埵太子舍身虎》等佛本生故事在構圖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巧妙的利用山石云樹等景物自然巧妙的分割故事情節內容,并將其融匯到情節本身。壁畫寫實的描繪手法,對山石樹木、亭臺樓閣、起居器皿的真實描繪,如重陽殿中對店鋪陳設描寫的細致入微,對商販神態的靈活刻畫,對后代人了解元代當時社會、道教資料和時代特征具有極高的歷史史料價值。
在人物描繪方面,不僅重視刻畫外表形態,在細節處更是表達出了人物內心深處的生動情感。細致入微的筆法使得帝王面部沉穩崇敬,賢儒高古博學,仙道羽化飄逸,玉女溫文爾雅,武士眉須生動,鬼神震懾猙獰,真人翩翩欲仙。人物幾人為一組,仿佛向著觀者徐徐走來,遙相呼應,顧盼生姿:有的相視微笑,有的左顧右盼,有的側耳傾聽,有的轉身對語,腳下云氣繚繞,寧靜祥和,整幅畫面自然整體,敷色濃艷又協調絢麗。重彩勾填有筆有神韻,極具民族裝飾趣味感。
值得注意的是,《朝元圖》中的天神地祗都完全來自于民間畫室們的創意。他們常利用獸類的某一些特征,加以神化,如此獸因人而具有神性,人因獸而具有寓意性,獸性特征和人神同體矯揉造作在一起,創造出來的這種非獸非人又似獸似人的浪漫形象,讓觀者崇敬而又不恐懼,由此天神地祗人獸合一,更加具有神秘個特色。這些形象升華組成了既具有現實生活痕跡又超脫于真實環境的富麗浮華的神仙世界,進一步加深了觀者對壁畫所描繪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艷羨和向往之情。
三、歷史價值
永樂宮壁畫在傳統的程式性畫法中加入民間藝人畫工的創新創造,作為唐宋繪畫特別是壁畫的最為直接正統的繼承者,在我國浩如煙海的繪畫史,特別是在元代大幅元代人物畫極少流傳下來的情況下,還是占有十分寶貴和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我們當代研究和理解元代生活的寶貴生動資料。
參考文獻:
[1](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197.
[2]薄松年.《中國美術史教程》.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3]肖軍.《永樂宮壁畫》.中國書店.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