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俊兵
我的糧食情緣
文/周俊兵

我出生時,正趕上 “大躍進”特殊時期, 從朦朧記事起,就經常聽父母親講述砸掉飯鍋煉鋼鐵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瘋狂歷史。我兩歲時就跟著大家吃上了集體食堂的“大鍋飯”,過上了 “共產主義”生活。緊接著便是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緊張匱乏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當時農村房前屋后的樹皮、樹葉和地里的野菜統統被吃光了。由于人們長期忍受饑餓,很多人出現全身浮腫的現象,甚至有的地方還餓死了人。我的父親當時雖然是糧站站長,但我也和其他人家的同齡孩子一樣,過著忍饑挨餓,食不果腹的苦日子。
記得我讀中學時的一天,生產隊長叫我和一位長者,用人力獨輪車推著兩大麻袋玉米到集鎮上賣,再用賣糧食的錢從供銷社買化肥推回來。由于我身體瘦弱,推著沉重的糧食到20多里遠的集鎮上,實在是力不從心。一路都是泥濘坑洼的土路,我剛上路,就被累得氣喘吁吁。道路坑洼不平,導致車輪磨破了糧袋的邊角,發現時已走過了一段距離。當我看到金黃的玉米,就像細細的一條長龍搖頭擺尾地灑落在身后的車轍上時,頓時驚慌失措起來。長輩見狀后,急忙幫我補扎好麻袋,安慰我幾句,便趕忙和我一起一粒一粒撿起灑在路面上的玉米,再用已被汗水浸濕的上衣包起。
高中畢業后,我頂替父親的職缺,被分配到食品站工作。當接到縣勞動局的工作介紹信時,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執意不去工作單位報到,堅決要到糧管所上班。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父親十分理解我的心思,他對母親說:“他娘,兒子的心思我知道,他從小吃糠咽菜被餓怕了,對糧食太在意了,糧食的金貴他體會最深。”后來,一貫老實巴交不求人的老父親,還是提了一籃家里面積攢好久的草雞蛋和自留田里剛收獲的花生,跑了好幾趟縣勞動局,才讓我如愿以償,到糧管所上班。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近三十年過去了。由于我對糧食的感悟極深,加上父親一生從事糧食事業和對糧食懷有特殊情感的傳承,促使我對糧食和糧食工作無比熱愛與珍惜。從保管員、防化員做起,一直到現在擔任領導職務,為國家的糧食事業,始終在勤奮地工作著。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