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旺
摘要:德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與生俱有的,需要后天慢慢地培養。美術教育的輔德益智功能是不容否定的,美育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而且可以培養其情操。那么如何在美術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使美育與德育有機地結合呢?一、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二、充分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三、利用第二課堂,在活動中滲透德育。
關鍵詞:美術教學;滲透德育;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與生俱有的,需要后天慢慢地培養。美術教育的輔德益智功能是不容否定的,美育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而且可以培養其情操。那么如何在美術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使美育與德育有機地結合呢?
1.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教學所需要的各種圖像、語音、音樂、影像以及文字說明進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給學生,實現教學活動的生動和高效。在制作網絡多媒體課件時正確引導學生科學的利用網絡,使學生既學到文化知識,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術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名畫的一個小局部,學生卻很想了解這一長卷的全部。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網上的搜索引擎,進入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網站。在這里學生就可以欣賞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圖》,更加直觀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賞外國作品時,學生往往對作者和作品的歷史年代和時代背景一無所知,理解起來十分困難。例如,教學欣賞西班牙畫家委拉斯凱茲《紡織女》這一作品時,我們讓學生通過Google搜索引擎,輸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凱茲",這樣就可以查到大量與作者相關的文字資料和更多的作品。學生不但體會了《紡織女》這一作品是借助現實與神畫的形象,表達出藝術與財富出自貧賤者之手這一主題思想,而且對畫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使德美相連,互相銜接,教育學生在作品中體現德育思想,使美術作品更加完美??梢?,運用互聯網可以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渠道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提高美術課堂的效益。
2.充分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美術課標指出:讓兒童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創設廣泛的文化情境為前提,大膽改革美術教學方法,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兒童的人格,積極探索開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個性化的現代兒童美術教育方法,對兒童進行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教育,滲透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教材中,教材內容可分為繪畫課、工藝制作課和欣賞課三部分。教師應抓住各部分的特征,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學生良好情操。
工藝制作課時訓練學生動手、動腦及協調能力的,教師只要用心分析教材,德育內容隨處可見。比如《會飛的娃娃》一課,我先在室內帶著學生制作好娃娃,然后再帶學生到室外放飛,并提示學生如若紙片粘得不牢掉在地上怎么辦呢?由此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衛生的教育,讓他們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在繪畫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較多,只要教師找到結合點隨時可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我是媽媽的好幫手》一課,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在《小動物蓋房子》一課,結合教材內容,告訴學生要學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關心他人。《大家來植樹》一課,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以及對環保知識進行宣傳。
小學美術教材中欣賞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冊書的第一課和最后一課都是欣賞課,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教師應充分抓住欣賞課的特征適時對學生滲透德育。如欣賞《中國民間玩具》、《中國民間工藝美術》、《中國古代建筑》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藝術的良好品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欣賞《中國兒童題材的美術作品》讓學生了解過去,珍惜現在,發揚革命先輩的創業精神。努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為明天的輝煌而努力。
要想真正做到在美術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每個知識點,認真挖掘并利用美術學科內容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3.利用第二課堂,在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學科除了主課堂外,還為學生開辟了"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闊視野。教師應抓住契機,既可對學生進行美術基礎教學,同時也要結合德育,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可將美術知識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從而結合德育。如通過比賽"制作賀卡"、"美化環境"等活動,培養學生勤動手、勤動腦、善觀察的習慣,同時也教育學生尊敬長輩,愛護環境,激發學生認識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另外教師還可以配合學校利用重大節日,如勞動節、建軍節、建黨節、國慶節、清明節等開展一些美術宣傳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繪畫比賽、出紀念專題板報比賽、設計紀念圖片、圖章比賽等。謳歌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繁榮昌盛的大好形勢,憧憬祖國美好的未來,教育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等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圖片展或聽講座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美術教學中,要全方位的滲透德育,充分利用美術教學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正如《新課程標準》中所說: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強調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環節,增強思想品德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