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摘要:分析了疫苗選擇不當、免疫程序不合理、潛伏感染等影響豬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豬瘟疫苗;免疫效果;影響;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5-0017-01
豬瘟是豬的主要傳染性疾病,主要由豬瘟病毒引發,其不僅發病率高,同時還極具傳染性,可導致病豬發生大量死亡,對養殖戶經濟收入造成嚴重影響。為此,及時對豬瘟發生原因進行了解,并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可最大程度減少傳染病。疫苗免疫接種是現階段預防豬瘟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導致免疫失敗。對影響豬瘟免疫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并開展對應預防與治療措施。
1 主要影響因素
1.1 疫苗方面
豬瘟疫苗生產廠家比較多,質量上存在較大差異。豬瘟疫苗主要可分為2種,一種是組織苗,一種是細胞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組織苗效果要略高于細胞苗。但是,組織苗接種后,可增加超強免疫反應發生率。三聯苗雖然劑量較小,但是預防效果較差,因此常常選用單聯苗。由于存在疫苗選擇不當現象,可對免疫效果產生較大影響。
1.2 免疫程序
在制定豬瘟免疫程序時,不僅要考慮到種豬的抗體水平,也要兼顧當地既往及當前疫情情況,從而有效避免出現種豬自身抗體因素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現象。一般情況下,若同時接種豬瘟及其他疫苗,則會直接影響到豬瘟疫苗的實際效果。若不對上述問題加以關注,很容易導致免疫程序出現混亂,從而對豬瘟疫苗的預防效果產生較大制約。
1.3 潛伏感染
潛伏感染是暴發豬瘟的主要形式,通常母種豬妊娠期間,若其抗體能力較差,則會增加豬瘟病毒感染幾率。由于母豬免疫能力尚未完全喪失,因此在發病癥狀表現上常常不夠顯著,但是卻能通過胎盤將病毒直接傳染給胎兒,導致其產生免疫耐受。與此同時,若養殖場飼養水平較差,則會刺激病毒傳染,增加感染幾率,造成大范圍發病[1]。
2 提高豬瘟免疫效果的預防措施
2.1 正確選擇疫苗,提高免疫效果
選擇疫苗生產質量較好的廠家合作。同時,根據種豬實際情況,正確選擇單聯或三聯苗。例如,針對豬瘟強毒的疫區,一般選擇豬瘟脾淋苗,可發揮較高的預防效果。同時,明確進貨渠道,保證疫苗本身的質量,維持免疫抗體自身的穩定性。注意運輸、保管、儲存等方面的問題,嚴格執行質量管理標準,避免疫苗失敗現象,提高疫苗注射效果。
2.2 完善免疫程序,避免抗體干擾
只有完善免疫程序,結合當地豬瘟疫情發展情況,才能實現豬瘟免疫的良好效果。除了要避免自身抗體對疫苗效果發揮的影響,還要注意避免與其他種類疫苗同時接種。例如,對于藍耳病疫苗與豬瘟疫苗,接種時間應間隔1周左右,從而最大程度提高豬瘟免疫的實效。與此同時,在非豬瘟流行區域,可推行仔豬20~25日齡首免,55~60日齡二免[2]。除此之外,應不斷提高防疫人員技術水平,使其掌握操作技術,明確相關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3 構建良好環境,優化養殖技術
結合養殖場自身的規模,對疫情情況做出判斷,并對病豬的來源進行分析,了解病豬發病狀況及治療情況。結合抽樣分析方法,對抗體監測情況進行討論,為每頭種豬做好記錄,對其多種疫苗注射時間、注射劑量進行說明,做到心中有數,一旦發現問題,可及時對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相關情況進行糾正。作為養殖場,要對養殖技術進行不斷優化,在引進種豬過程中,做好必要檢測,發現免疫力較差的種豬,及時進行淘汰,避免母種豬持續感染現象,減少胎盤感染幾率。
3 小結
綜上所述,導致豬瘟免疫效果受到影響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除上述3個影響因素外,多種病原體混感、飼養管理不善等因素,也能顯著影響免疫效果。鑒于豬瘟疾病預防及控制屬于系統性工程,在實際工作中應對種豬自身的抗體水平進行了解,并制定詳細、統一的免疫程序,強化對注射疫苗的管理力度,從而保證免疫效果,預防豬瘟。
參考文獻:
[1] 張 棟,李云崗,蘭鄒然,等.規?;i場豬瘟免疫效果評估及綜合防治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14,9(11):11-12.
[2] 何國安.影響規?;i場豬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J].獸醫導刊,2016,13(7):39-40.